国际能源署下修原油需求 油价将逐步下滑

【大纪元2012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杨采华综合报导)国际能源署(IEA)周五(12日)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不断提升的能源效率,并在伊拉克和北美产油量大增的情况下,未来5年油价可期待逐步下滑。

与2011年12月IEA的估值相比,国际能源署下修全球2011年至2016年石油需求量,下修幅度达每日50万桶。

《路透社》报导,在2011年12月的供需预测报告当中,IEA预测2010-2016年间全球原油需求成长约8%,但原油供应吃紧情况已经纾缓。而10个月后读今天最新报告显示,IEA预料2012-2017年间石油需求增长不及7%。

如此一来,欧佩克(OPEC)产油压力将显着缓解。到2017年,欧佩克产油将减至3100万桶,以平衡全球需求。其今年已生产3100万至3200万桶之间。

由于欧债危机迟迟未能解除,加上中国增长迟缓,IEA因此下修2011-2016年期间的石油需求量,同时预估到2016年之前,油价可能会逐渐下滑。

再者,伊朗石油禁运对全球供给面的影响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沙乌地阿拉伯为避免油价飙高,不断扩大产能补足供给缺口,而其它中东产油国如伊拉克的日产能也不断成长当中,但专家仍提醒地缘政治风险犹存,油价仍易波动升高。

另外,随着非传统石油生产技术愈趋发达,北美原本不易开采能源的页岩区域,也扩大投产,产量超乎预期。

因此,IEA也预估,2017年时,全球石油日产能望提升930万桶至1.02亿桶,超越届时每日需求量的9,570万桶,供应过剩达6%以上。

在IEA出具这项供需预测报告后,伦敦ICE布兰特原油(Brent Crude)下跌超过1美元,至每桶114.7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原油每桶跌至91.8美元。

今年年初,由于忧虑伊朗供应中断,油价每桶升近130美元,距离2008年每桶147美元的高峰不远。

IEA去年说:对伊朗更严格的石油出口制裁可能会导致产能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至2016年将少于每日300万桶。

10个月后,西方的制裁已使伊朗产油量每天已经少于300万桶。国际能源署上周五(5日)公布的月度石油报告中称,估计伊朗石油产量9月平均每日已下降了22万桶,至数十年来最低的单月平均日产量263万桶。

伊朗9月石油出口下降到每日86万桶,而2011年时每日约为220万桶。由于出口下滑已导致收入遽减,德黑兰当地货币崩溃。

相关新闻
美扩大制裁伊朗 油价上扬
美专家从油价、房市、车市预测经济将好转
美数据激励 油价续扬
中东紧绷 油价上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