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瑞岩部落影像展 认同族群再现风华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1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有感于瑞岩部落历史文化的流失和青年人口外移,暨大人类所师生以8个月深入瑞岩部落,寻找瑞岩的过去与现在,并将采集的影像资料,在暨大举办“走过迁移与重生:南投瑞岩部落影像展”,希望瑞岩部落再现风华。

过去的仁爱乡瑞岩部落因露天温泉及美景闻名,921地震后美景犹存但温泉不再,12年的漫长迁村使瑞岩人之间的相处也起了变化;影像展的50件摄影作品,特别强调人与人、人与土地的互动关系。展期将到明年1月10日为止。

暨大人类所副教授容邵武指出,从3月开始的瑞岩部落服务与学习,同学们有很多的收获,走出学院进入社区,他们以专业帮助经历12年迁村纷扰的部落,实际参与活化社区,也从社区得到很多回馈,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暨大人类所萧立妤在参与社区活化过程中,有忧也有喜,她说,泰雅族人有分享猎物的传统,但在迁村过程中,外界资源的进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了变化;但她也从发祥国小老师陈丽娟及芽檬文物工作坊林淑娥的身上,看到对传承泰雅文化的坚持。

她深深觉得,公部门对部落文化的传承与保存还可以做得更多,让年轻人能留在部落中。她也希望部落的人能来看展览,看看以前部落的样貌,再想想部落的精神是否还在心中;到过部落的朋友则可以看看现在的部落有何改变?

林淑娥在展场中看到很多从未看过的部落老照片,感觉满感动的,相片里的人、物及当时的时空背景,她几乎都能说得出来,她表示,以前的部落景物就是这样的,但人事已非,也让她有很深的感慨。

暨大人类所李孟伦以“新部落与旧部落”的对比,表达他对部落恢复族群主体性的期盼,他指出,盼了12年的迁村却是如此的不堪,铁皮房子、地点又违背泰雅族人往上迁移的传统;不能完全依赖外界的资源,对族群的认同才是发展的基石。

李孟伦拍摄的“彩绘石头体验活动”,图中瑞岩部落的老人家从彩绘石头中教小孩对族群的认同,以身为泰雅人为荣。(暨大人类所李孟伦提供)

在李孟伦拍摄的“彩绘石头体验活动”中,描述瑞岩部落在921后的12年都处于迁村的不稳定状态,老人家经历过多次天灾及政权的变化,小孩在新部落生活,对旧部落所知有限,透过石头彩绘,小孩在与老人家对话中找回对族群的认同。
李孟伦拍摄的“彩绘石头体验活动”,图中的发源石表现泰雅小孩对族群的认同。(暨大人类所李孟伦提供)

瑞“岩”部落是泰雅文化的发祥地,族人有“石生人”的传说,泰雅人的祖先是巨石崩裂生出来的,所以部落不但多石,而且石头是部落渊源的象征,彩绘石头活动中,老阿嬷教的不只是彩绘石头本身,更是教导小孙女对族群的认同,以身为泰雅人为荣。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