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移除互花米草 保护潮间带生态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金门23日电)金门浯江溪出海口大片潮间带遭“互花米草”覆盖而渐陆化,经中央经费补助,去年移除;县府今天与金城镇南门社区发展协会志工移除长出的幼苗,宣示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民国96年初通报,金门遭“互花米草”入侵,金门县政府在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经费补助下刈割移除,但效果不佳;民国97年由荒野保护协会协助,县府在浯江溪口“互花米草”入侵区设置18个样区,观察生长与蔓延情形,并发现人工拔除、掩埋最有效。

县府在民国98年以机械掩埋方式移除浯江溪口的“互花米草”,红树林与互花米草混生区则人工拔除;民国100年持续移除,掩埋移除面积9.3公顷,潮间带恢复。

县府建设局农林课表示,“互花米草”覆盖后,潮间带逐渐陆化,鱼贝类、植物难以生存,且种子随风浪传播,根部也能长出新株,繁殖快速。除浯江溪口外,金门西北边潮间带也沦陷,将逐步移除。

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陈德鸿指出,“互花米草”每年4月萌芽,由点状发展成带状;刈除上半部还是会生长,根系延伸半公尺,因此只有拔除或掩埋才不会危害潮间带与红树林。

县府水产试验所员工、南门社区发展协会志工今天上午在浯江溪口誓师,由陈德鸿讲解“互花米草”的特性与移除方式后,移除潮间带的少许“互花米草”与幼苗。

浯江溪口是鲎的栖地,已发现有新台币10元大的鲎出没。县府水试所长翁自保表示,水试所认养浯江溪口移除“互花米草”工作,让鲎与鱼贝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