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

骆家辉成“最高信访办”主任?(1)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5月10日讯】(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主持人:观众朋友,关注全球热点,与您真诚互动,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

MP4下载收看

由中共北京市所掌握的4家党媒以及《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5月4日就“陈光诚事件”向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以及美驻华大使骆家辉一起开炮,反而受到网友一边倒的炮轰,被称为是京媒的“集体发疯”。

在此之前的两天,《环球时报》就曾警告美使馆不要成为“告洋状的信访办”,而网友则顺势将美驻华大使骆家辉称为是“中国最高信访办的主任”,如何解读党媒炮轰骆家辉的种种言词?中共的灰色幽默有几何?围绕着这一系列的相关话题,我们将和观众朋友展开讨论。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背景短片。

(短片播放开始)

针对陈光诚事件,中共媒体连日来采取以往惯例,以统一口吻谴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并对美国的行为做出声讨。

上周五,受官方控制的4家北京报纸齐齐炮轰美国大使骆家辉,批评他越权担任信访办主任,但网民嘲笑报社:“颠倒黑白,侮辱北京人的智商”,《新京报》发表题为“外交官不能逾越自己的本分”评论文章,以不点名的手法批评了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而就在5日零点,《新京报》在新浪微博发表了一番奇怪的“道歉”。博文说:“在夜深人寂时,卸下言不由衷的面具,对真实的自己说声‘对不起’,晚安。”博文下还配发了一张大大的黑白图片:一个小丑在寂寞的抽烟,旁边像是一个马戏团的大帐篷。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这条微博被转发将近1万次。不少网民认为,这是《新京报》自我比喻为小丑,暗指批评美国的文章是言不由衷,因此要跟读者说声对不起。

《华盛顿邮报》观察认为,《新京报》的举动“很不寻常”,看来是在从前一天的社论立场“往后退”。也有网友表示,《新京报》用一张酸楚小丑照片隐喻自己咽喉被人掐着,为生存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令人唏嘘。

但值得注意的是,直到6日,小丑的照片仍然可以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向反应迅速的中共网管为什么能让这条微博“存活”这么长时间,这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短片播放结束)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骆家辉如何成了“最高信访办”主任?欢迎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46-519-2879参与讨论或发表您的见解;您也可以通过Skype与我们语音或文字互动,Skype的ID是RDHD2008;中国大陆的观众朋友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热线电话参与讨论,我们的热线电话号码是4006701668接通之后再拨8991160297。

我们的节目可以通过网络即时的收看,收看的网址是www.ntdtv.com;中国大陆的观众朋友可以通过爱博电视即时的收看,而无需翻墙软件,爱博电视的下载方式有:第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翻墙软件登录到www.ippotv.com下载该软件;另外一种方式,您可以通过海外的电子邮箱向ippotv2011@gmail.com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标题是“1234”,您就可以获得最新版的爱博电视。

同时我们节目也可以通过电话即时的收听,该电话的号码是8325515015,如果你有iPhone或者是iPad或者是Android的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的话,您可以下载iNTD来即时的收看我们的节目。

好,今天在我们现场的嘉宾是政论家陈破空先生,在讨论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关注一下今天最新的新闻。今天路透社发表了最新的一个独家的报导,5月8日说是中共的十八大拟推迟数月召开,政治局的常委人数会有变化。您对这样的新闻有什么样的解读?

陈破空:我以前说过中共的十七大就推迟了,它本来在2007年9月召开,推迟到11月召开,当时的推迟原因是权力斗争,江派和胡派摆不平。那么这次依然如此。这次的中共十八大要推迟数月仍然是如此,就是权力斗争摆不平。而且据说是常委人数有变化,或者比如说有的保守派主张常委人数要增加,可能是胡锦涛他们那边主张常委人数减少。我们知道在赵紫阳时代,常委是5个,所以权力相对比较集中,赵紫阳相对权位比较大一些;到江泽民时代常委变成7个,江泽民的权位就缩小了,发言权更多了;后来到胡锦涛时代,江泽民就给他设置了9个,胡锦涛的权力进一步被稀释了,发言权就成了董事会。

现在有一派可能是强硬派,进一步稀释总书记的权力,不仅是胡锦涛,而且是习近平有可能扩大人数。胡锦涛想进一步收缩权力,可能想减少人数。因此增加人数或是减少人数、摆哪方面的棋子、哪些人进去,可能都是权力斗争激烈的一个讨价还价。这样的讨价还价,由于薄熙来的去职显得更加激烈,所以一时摆不平,有可能会推延。

主持人:我们关注一下中共党媒就“陈光诚事件”对骆家辉所发出的各种炮火。5月2日中共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发表标题为“挟洋能自重的时代早已过去”的社论,称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既不是当年的方励之,也不是不久前的王立军,批评他“自视”对美国的确很重要,丧失了判断力;称中、美之间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之间也没有空间和时间腾出来给陈光诚。您对“挟洋自重”怎么看?

陈破空:它的题目叫“挟洋能自重的时代早已过去”,我觉得首先它等于反讽了自己中共的历史。“过去了”是指现在过去了,中国在现在之前还是个挟洋自重的时代,那么谁在主导?就是中国共产党。比如说,它可能暗示毛泽东时代是要靠苏联,背靠苏联,所谓的“一边倒”,那是挟洋自重;后来到了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它要求西方,这个又是挟洋自重;到了江泽民时代,表面上特别反美,骨子里特别的亲美、亲西方,动不动就表演一点“亲美秀”,所以又是挟洋自重的时代;那么到了后来的胡温时代,要跟西方所谓的“大国”博奕、要打交道,是不是又是一个挟洋自重?到现在“陈光诚事件”它才说“挟洋自重的时代过去了”,首先是对它共产党60多年历史的回顾。所以这是一个。它指它自己。

另外“挟洋自重”它又指的是谁呢?是中共的官员。因为中共的官员把资产往外转移,是不是挟洋自重?中共的官员每家都有几本护照、几国护照,像薄熙来和谷开来倒台之后,就发现一个人几本护照,那是不是挟洋自重?另外,中共的官员没有几个不把子女送出去的,几乎都是把自己子女送出去在外国读书,那是否又是挟洋自重?再一个,中共的官员不仅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去、亲属送出去,资产转移完毕,都转到西方,一边骂西方,一边转移到西方,最后在国内当“裸官”,成了一个裸官,没有家属,资产也在外面,他是不是典型的挟洋自重?所以《环球时报》这篇文章,听起来怎么都像在骂它们自己。

主持人:《环球时报》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美国使馆大概不想变成接待告洋状的信访办。它发布了这样一个社论。请您就这个问题作解读,也是我们今天的题目“骆家辉如何成为了最高信访办的主任?”

陈破空:中国本来有“信访办”,中共设置了各级的信访办。信访办本来是解决民众怨气、抒发民怨和惩办贪腐官僚的地方,在古代都可以拦驾告御状。但是中共的信访办形同虚设,因为中共的官员官官相护、人人贪污、权钱勾结、权钱交易,结果都纷纷转移资产。因此信访办也是中共的一部分,所以它无法自己监督自己。当老百姓去告状的时候,它把老百姓一推了之,从地方推到上面,上面又踢回下面;省里推到中央,中央推到省里,来回推。推到最后中共的信访办形同虚设,那实际上就是养了一伙尸位素餐、酒囊饭袋的贪官污吏,就养在那里,挂名为“信访办”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访民忍无可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访民去联合国驻京办事处、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不得不去告洋状,这个洋状是中共逼出来的。所以是中共要他们告洋状,他们无处可走了。因为毕竟这是一个地球村,毕竟中国是联合国的一员,毕竟中国在号称与美国有所谓的“大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老百姓在自己的领土上、在共产党的机构里申不了冤,他自然可以找到申冤的地方;因此美国大使馆就自动的升格为真正的“最高信访办”,而骆家辉大使也被网民封为“最高信访办主任”,由此而来。

主持人:5月4日京媒出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北京市委掌握的4家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在同一天再继续发文,同时炮轰美使馆和骆家辉。我们关注一下当时《北京日报》的题目是“从陈光诚看美政客的拙劣表演”,它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美国驻华使馆和新任大使骆家辉的种种行为与其自身职责不符,而且小动作不断。“小动作”它指的是什么呢?说乘坐飞机坐经济舱、自己背包、拿优惠券买咖啡的平民秀等等等等。您怎么评价?

陈破空:在5月4日,北京的4家官方媒体突然对骆家辉展开人身攻击,5月4日是中国的所谓“五四青年节”,“民主与科学”的主题,这4家报纸是摆出反民主、反科学的姿态,不惜在“五四”这一天对骆家辉进行人身攻击,攻击的要点让网民捧腹。当它们在炮轰骆家辉的时候,结果没有想到引来了网民的炮轰。网民就说了:你批骆家辉自己背包、坐经济舱、住三星级宾馆、自己拿优惠券买咖啡,这个就是中、美关系矛盾的由来;那么叫骆家辉怎么样?骆家辉就应该去嫖娼?就应该去挥霍“三公”经费?就应该去包二奶?应该去转移中国的资产?是不是这样才符合一个大使到中国的定位?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人姓陈,他画了一张像,说骆家辉受到了文革似的批判,那张图像上骆家辉跪下了,挂了一个“大字报”上面写了几个头衔、给他加了几个罪名,一个就是坐经济舱,一个是自己背包,一个是拿优惠券买咖啡,下面“骆家辉”三个字打一个X。这就是他的全部罪状,这就是《新京报》轰他的原因。这反衬了你中共的官员究竟是干什么的。人家就是不奢侈、不浪费,这个平民作风就把你得罪了,所以就不得了了、就跳脚了,就要拿官媒炮轰了。

主持人:这位姓陈的在新浪微博上发表的图片下面有些注解,他写的一些话也很有意思,他写:正告骆家辉大使,你已经陷入了中国人民贪污腐败的汪洋大海,行贿、受贿、吃喝嫖赌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请你认清形势,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公仆感情的事了。

陈破空:中国网民的智慧真是不能低估,所以当《新京报》这几家报自作聪明的炮轰了骆家辉之后,网民对它们的炮轰更是炮声隆隆,以至于中共官方不得不把“北京日报”以及它的社长名字、“骆家辉”都列为禁用词,最后新浪微博连《北京日报》社长的名字,都说根据法律不能搜索。因为他被炮轰了之后,网友就开始“人肉搜索”,觉得这篇文章像是极左派那个姓梅的社长写的。姓梅的以前还写过评论骂《南都》(南方都市报)的文章,也写过“总书记不能凌驾党上”。

主持人:梅宁华,连他的女儿都被“人肉搜索”。

陈破空:这个话题本来是沉寂下去了,中共官方媒体一片沉默,但是北京的这4家报题炒作,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北京市委刘淇是属于维稳派的,就是属于强硬派,挺薄、挺周的这么一个人物,就是周永康和薄熙来亲近的这么一个人物。他突然发动北京媒体对骆家辉进行围攻,围攻的结果是被网友炮轰。当他说骆家辉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的时候,他们自己淹没在了网友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这是一个极大的反讽。

当然,北京4家官媒集体抓狂的表现,这也反映了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因为就在头一天,不管是胡锦涛还是温家宝都在中、美战略高层对话上称赞美方改善中、美两国友谊做出的贡献、称赞希拉里、称赞财政部长盖特纳 ( Timothy Franz Geithner) 所做出的贡献;这家报纸第二天就对美国进行炮轰。我觉得这完全是对胡温狠狠的抽耳光。所以反映了中共高层的斗争在媒体上的表现,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主持人:刚才您提起一个现象,《北京日报》在新浪微博上也被封了,因为它发表了就“陈光诚事件”批判美国驻华大使这样一篇文章。在5月4日之前,除了《环球日报》最开始的5月2日这篇文章之外,实际上中共对“陈光诚事件”一直是采取非常低调而且不报导的状态,正是在北京的4家媒体齐齐的来批判骆家辉之后,才使得“陈光诚事件”在中国的范围之内更广泛的拓展开来。有这样的现象。

陈破空:本来是中共高层极力要降低“陈光诚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冲击,避免骆家辉或者陈光诚的名字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是北京官方媒体这四篇轰骆家辉的文章间接批评陈光诚的的文章,却重新引起了媒体的轰动,引起了网络上的轰动,结果使骆家辉、陈光诚不管以代号或以什么方式成为网上的热门术语,所以适得其反。这说明强硬派、保守派认为逼陈光诚出走这条路上,做成了他们进一步要炒作一下,我觉得可能要给中共所谓的改革派一个难堪吧!可能是有这一背景的。

主持人:那我们看一下当时《北京日报》在5月4日的时候有这些说法,《北京日报》刊文指责陈光诚已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并称美国驻华使馆行为有损国格。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破空:陈光诚做为中国的公民没有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却受到美国政府的保护,究竟谁在做有损国格的事?就是中国政府。而陈光诚被地方的警匪、恶霸、地痞流氓层层看守,层层管制,看守在那里,最后陈光诚越出地狱,找的不是中国政府求救,找的是美国政府求救,究竟损了谁的国格?当然是中共自损国格。如果中共不把陈光诚置于这种非法软禁的,这种恣意迫害的这么一个境地,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呢?有损国格的源头和有损国格的操作只能是中共本身,所以这个官方媒体怎么咒骂都是骂它自己 。

主持人:找碴行为其中除了刚才说的平民秀之外,还提到了检测北京空气质量的行为,这个行为它说与大使身份极不相衬,您觉得是这样吗?

陈破空:骆家辉大使还做了很多事,在中共当局看来都是罪状。他不仅在一个大使馆监测空气指数,因为空气指数不只是对北京的影响,这个空气指数对整个世界,对地球的影响,人家会觉得这是环保工作的一部分,环保意识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没有环保意识,所以看到别人在检测空气指数它就紧张了。中国政府把应该搞环保的钱都贪在口袋里了,被官员移出去了。所以一提到环保是巨大的成本,中国政府不干,一看到美国官员在提环保它就很紧张。这是一个。

另外骆家辉到菜市场去,自己去买菜,另外再去买旧的床垫子来休息,去开会住三星级宾馆,都让中国的贪官污吏如坐针毡,心里面觉得:你怎么不开五星级宾馆,你怎么不开总统套房,你怎么不派秘书去给你买菜等等。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视频:【热点互动】骆家辉成“最高信访办”主任?(上)

视频:【热点互动】骆家辉成“最高信访办”主任?(下)

相关新闻
美国公告:骆家辉介绍与陈光诚接触经过
骆家辉曝陈光诚离馆过程 中共以家人要挟逼其离开
惧陈光诚骆家辉的示范效应 周永康演绎恐吓剧
违心批骆家辉  新京报微博“致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