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志工不避讳 外配看见孝心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6日报导】志工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建邦台北26日电)台湾习俗中,民众若遇到有人办丧事,通常是避之唯恐不及,但越南媳妇严沛滢却打破习俗,到公墓当志工;她说,越南习俗中对丧事较无忌讳,服务过程中只看见儿女对父母的孝心。

严沛滢嫁来台湾近16年,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担任许多政府机关志工,也利用母语,协助同乡,从事通译服务工作;最近趁清明节,前往公墓担任志工。

她说,“当志工,不仅可以满足服务别人的喜悦,更可让民众了解新移民愿意对台湾这片土地付出。”由于2个女儿都已经逐渐长大,她也期许自己成为儿女未来榜样,甚至变成其他新移民姊妹可仿效对象。

1996年嫁来台湾的严沛滢,一直到2005年开始透过民间团体得知有许多参与志工机会,直到现在,还是持续在各医院、政府机关等机构担任志工。

她笑着说,虽然志工没有薪水,但可接触到许多行业,久了也变成自己专业。

直到2007年移民署成立后,透过介绍前往当通译和志工;她说,开始当志工后,跟外界接触多,不仅增进自己见闻,也可学习很多事物,除更加了解台湾,也让自己每天都有事可做。

今年清明节,严沛滢和许多新移民朋友申请到公墓担任志工;她说,选择到公墓担任志工,就是抱着服务大众念头,除希望减少火灾外,也期盼前往祭拜祖先的民众,了解新移民愿意付出的一面。

严沛滢说,在越南习俗,若有熟识邻居、朋友家中有丧事,许多人都愿意协助,不仅可积阴德,也能将恶运带走。

她说,在台湾却是刚好相反;建议新移民,若想帮忙邻居或朋友处理丧事,最好先与家中长辈沟通;担任志工的这几年,今年算是特别,因为担任公墓志工,也让严沛滢了解,台越在处理丧事不同做法,在她的眼中,去公墓帮忙只看到儿女的孝心,并无其他忌讳,且听到许多民众一直把谢谢挂在嘴边,也让自己心情愉快。

不仅喜欢担任志工,严沛滢深感要打破新移民在台湾生活的疆界,成立“台湾新移民文化交流协会”,希望透过协会让民众了解新移民文化,也让新移民更快融入台湾生活。

严沛滢平时不仅担任移民署服务站通译人员,也是新北市土城区某国小的新移民母语课程兼任越语老师;她说,希望透过在小学兼课教书,让更多小朋友学习台越间不同文化。

她说,担任志工的这段时间,除利用自己母语的优势,为许多新移民朋友进行翻译,也因为角色不同,看到许多新移民来台所遇到的状况。

从2005年开始担任志工,直到现在已经8年多,她不仅从中学习到很多事物,也更让她觉得台湾是个很好的地方,政府也很照顾新移民朋友,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她认为,政府提供很多资源,但未将相关资源统整好,如移民署举办过让新移民上课的课程,其他政府机构就不用重复办,可减少资源浪费。

严沛滢说,许多外配都是因婚姻来台,且大都处在中低收入户或小康家庭,新移民都需要工作养家,若政府提供志工可补贴少许费用或用约聘方式雇用,不仅让外配可学到不同东西,也会提高当志工意愿。

回忆起担任志工的起源,严沛滢说,一开始经由介绍到伊甸基金会担任志工,之后才有机会接触到其他政府机构,当中有到医院担任志工,主要是协助新移民朋友处理表格等行政程序、或是担任翻译。

她说,担任志工期间,常接触到政府机关,才有机会参与政府开设的志工课程,累积自己的专业,也是因为上课,名单才会建立在政府机构资料库内;未来若有许多单位要找志工,就可透过资料库联系,增加担任志工机会。

严沛滢笑着说,未来还是要继续穿着志工背心,持续服务民众;也建议新移民姊妹,只要家中环境许可,还是要多跟外界接触,甚至多多参与志工,不仅透过服务获得心中满足,也可得到许多不同知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5月13日报导】志工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刘世怡台北13日电)“我不想宅在家里”。55岁的廖玉华说,“除了当家庭主妇,一定还能做些什么”。14年前的她,遇到北投温泉博物馆即将开馆,便投入志工服务,现在她“撂英文”替外国游客导览。
  • “快把烟戒了吧!”“把烟戒了吧!”孙越诚恳带着吵哑在电视广告声声呼唤,一心想救人远离烟害。他是终身义工,更是深植人心的“孙叔叔”。
  • 18日下午企业永续发展协会在国立桃园启智学校,由50 名热血企业志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全校国中部及高职部500多名师生,透过资源回收竞赛,从中让学生学习资源回收。
  • 彰化达德商工龙狮队的学生们摆出阵仗,手中的金龙仿佛在云端飞翔,精彩的表演让荣民老伯伯鼓掌叫好,也让参与义演的“龙珠妹”陈玉萍感觉辛苦付出更有意义。
  • 台湾财团法人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医护志工18日在圣露西亚台湾技术团所在地幽宁镇(Union),主办一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暨环保讲座,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 一群志工不畏风雨,20日上午9点到桃园县龟山乡金湖新村,以实际行动投入独居老人关怀、弱势居民房屋修缮、社区环境清洁及卫教宣导行动,桃园社会局主秘郑贵华也参与。
  • 半工半读完企管系,还担任企业管理工作的宋碧铢,因着心中感恩的种子,30岁起开始认养国内弱势儿童,接着在台北家扶中心担任课辅志工,体会有社工专业才能真正帮助弱势家庭自立。宋碧珠就读空大社工系46岁如愿考上社工师证照,她鼓励所有社工人,思考如何产生更好的服务成效,找到服务的动力,当个乐于陪伴与等待的助人工作者。
  • 志工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22日电)“我从小就对美术有兴趣,但一直没接受正规美术教育,当志工就学个够”。如果有幸在高美馆听到一位白发长辈以深厚内涵细细解说,她就是诗人余光中的妻子“余师母”范我存。
  • (大纪元记者李晴玳台湾采访报导)彰化县“希望工程学习辅导团队”,是由一群来自彰化地区高中职生所组成的青年志工队,成军近2年半来,不仅已协助4所偏乡小学完成3万本图书建档,更开办“希望学堂”,以自编教材辅导国中、小弱势生课业,帮助他们学习成长。
  • (大纪元记者李晴玳台湾高雄报导) 101年度“全国中小学推动阅读绩优学校、团体及个人评选”结果揭晓,共计26所国小、14所国中荣获“磐石学校奖”;19组团体及49名有功人员获得“阅读推手奖”。颁奖典礼23日假高雄科工馆举行,教育部常务次长陈益兴亲临颁奖,嘉勉各“磐石学校”及“阅读推手”更上层楼,秉持热情持续推动阅读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