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国人的“礼貌”和“包容”何在

颜丹

人气 6

【大纪元2012年05月29日讯】最近,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主持人杨锐的一番“惊人之言”让他由“公众人物”直接上升为“网络名人”。他在自己的微博中表达了自己对在华的外国人强烈的不满和憎恨,他要求“公安局清扫洋垃圾,斩首洋蛇头,识别洋间谍,赶走洋泼妇,让妖魔化中国的闭嘴滚蛋”。

尽管这是一席写于网络微博之上的言辞,然而杨锐狰狞的表情,愤恨的眼神以及粗鄙的内心赫然清晰的展现在世人眼前。对于他这种过激,甚至是兽性大发的举动,我们不禁要问:杨锐和洋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让他如此失控?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从他的微博下文中找到答案。

此时此刻,我们且不去揣测杨锐这一行为是否源于党内的某派系因为在国际声讨中丢了面子而实行的报复措施,因为中共一贯的伎俩就是用他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来否认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昭然若揭的丑闻,何况中央电视台更是时时刻刻、竭尽所能的发挥着“中共喉舌”的作用和效力。因此,杨锐的背后是谁在操控和设计暂且不用谈,明眼人一目了然。

只是杨锐其人,身为媒体人,手握话语权,他是否在行使话语权的时候清楚的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身为新闻专业的学生,他是否曾在专业学习时学过,“言语的分寸感”是传媒人所必须的素养和要求?身为一个中国人,他又是否了解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之时开始,“以礼相待”、“宽厚”、“包容”的本性就已经深深的刻入骨髓里,融进血液里,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本质而存在于每一个细胞当中?

随着中国的大门向西方世界打开,当我们的国人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带着热情和好奇来自远方的客人时,是否已经准备好以怎样的姿态示人,以怎样的礼数招待客人,以怎样的方式让我们这个在外人眼中还如此陌生的国度为他们所了解和认知?试想一下,那些对中国充满浓厚兴趣和仰慕之情的外国人,当他们看到杨锐的这番言论之后,心中会有何感想?除了所有的敬仰和尊重都荡然无存,内心充满深深的遗憾和失望,误解加深之外,更会让他们觉得,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和风貌已经随着悠久历史的变迁成为过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早已不复存在。一个丧失礼数和包容精神的中国从此让世人不耻。

很多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人来到北京,当他们目睹北京大街小巷的广告上都写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标语时,常常对“包容”二字的释义产生不解。这是因为在其他的语言中,对于“包容”二字没有准确和详尽的翻译。而且他们有所不知,“包容”二字是源于精神和心灵深处的可贵品质,是真正的中国人所特有的品质。用理性思考的外国人是无法感知的。事实上,这种品质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道”与“法”的传承和体现。西方国家,无论是上流,还是权贵,在他们的历史脉络中都无法找到这样的精神和内涵。然而,这种可贵的品质在当今的国人中还是否能够目睹和亲历呢?最起码,在媒体人杨锐的微博言辞中实在是无法找寻。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诠释了何为中国人的礼貌。他说,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而礼貌的本质在于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的原因在于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礼貌”。这种美好的诠释离当今国人的一言一行是否相差甚远。那无端的谩骂,丑恶的言辞,不可告人的目地,不负责任的态度,哪一点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礼貌”?哪一点能体现“考虑别人的感受”?
如果杨锐其人只是普通民众或是未曾受过教育的莽夫,也许他用微博满足个人的宣泄还可以容忍,我们也可以像他说的“只是当时的情绪”那样去理解他。然而,他不仅是同时受过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知识精英,而且是一位在影响着上亿人的媒体中工作的公众人物,加之媒体本身有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他的言谈举止一定会受到旁人的监督和评论,并会给普通民众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无形之中,他的言辞将会使不了解外国人的中国老百姓产生一种偏见,也会给原本良好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带来阻碍和不必要的麻烦。

微博本身是一个公共平台,尽管说什么聊什么是个人的自由,但一个媒体人不可以忘记自己的责任和应该树立的形象。也许外国人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声音,也许这种“不同”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和文化冲突,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否应该用基本的“礼貌”和“包容”的胸怀来消除隔阂和误解,而不是带有偏见和不良情绪的谩骂和指责。

这样看来,“包容”之精神不用写在海报上,而是需要写在中国人的心里。其最基本、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以礼相待”,微笑着接受各种“不同”。

相关新闻
毛左网登高人明骂茅于轼暗讽毛泽东檄文
乌有之乡摆乌龙 明骂茅于轼暗讽毛泽东
【新纪元】美国军武大观
金晓阳:从茅于轼“被公诉”事件说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