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国屈指可数的“长寿企业”说明了什么?

颜丹

人气 7

【大纪元2012年05月31日讯】当今天的中国商界总爱拿“老字号”来炫耀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承传和发扬之时,网络上公布的这样一组数据也许会让他们瞠目结舌。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是全球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数最多的国家,其数量为3146家。全日本超过百年历史的企业一共有21666家。在这些企业当中,超过1000年历史的就有7家。而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日企。放眼欧洲也不少见,德国拥有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那么中国的长寿企业有多少家呢?数据并没有显示超过200年的长寿企业,而是降低50年标准,给出“超过150年的企业仅有5家”的数据。其中,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也只有近500年的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质疑“5家”这个数据,当然笔者也同意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企业隐于市井之中,并未让太多人熟知。然而,对于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和文化的泱泱古国,竟然在古老企业的数量排名上远远落后于依托中华文化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后来者,实在是让我们这些中国人心里不是滋味。并非是出于对数量的盲目攀比,只是叹息根植于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之上的文明古国,为何在继承文化传统之精粹之时显得如此迟钝和漫不经心。

日本上万的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当中,近90%是员工少于300人的中小企业,其中多数是家族企业。这些可谓是“小家碧玉”的百年企业,没有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没有政府官员的权力支持,默默的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上承传着祖辈留下来的经商之道。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经商之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本业的钻研和精益求精。尽管谋利是商人经营企业所需要坚守的一个经济法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偷工减料,降低产品优质的标准。他们始终把“细水长流”的古训融入本业的打造和钻营中。第二,他们坚守“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信念。这些长寿企业的继承人世世代代都把毕生的精力花在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企业”上,他们把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之中。这种对于建立诚信的不懈努力,最终使万千顾客的信赖成为企业得以稳固发展的宝贵财富。“产品的品质”和“对顾客的诚信”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最终的目地都是为了赢得顾客满意和信任的这颗心,这也是日本众多企业能够“长寿”的秘诀之所在。

如果超过150年还称得上是“长寿企业”,那么相比日本,今天中国屈指可数的长寿企业又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且不说产品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转借于他国,就仅在质量和安全系数上都存在着无数的漏洞和让人忍无可忍的问题。进口国家的声讨和谴责,国人自己的质疑和谩骂,都让“中国制造”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除了没有对本业的钻营和精工细作之外,丧失诚信也成为中国制造业让世人耻笑和动怒的最重要的原因。“连蒙带骗”,“来一个宰一个”不仅成为许多小商小贩的座右铭,更成为了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内垄断行业将“责任”和“道义”拒之门外的真实写照。没有质量,没有诚信,商道无存。

看看中国的这些老字号,也许我们可以从阔气的门脸上略见一些复古气息,可以从他们不遗余力的打着“百年老店”的招牌之中感受到历尽沧桑的经商之路。然而,无论这些店面的装饰和商品的摆设有多么复古,无论那些频频出镜的老店东家如何描述衣钵承传的历史和文化,都会让驻足于店门外的顾客犹豫着什么。

并非是这些顾客对消费过于理性,而是他们并没有从老店的品质和实效中产生太多的共鸣。顾客们常常会问同样的问题:老店的“老”,其价值体现在何处?价格昂贵是否能带来普通价位的商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和高贵品质?这些都是我们所期待的。

尽管为数不多的这些百年老店并没有太多的诚信缺失,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中蕴含的“道”在老字号的发展和变迁中渐行渐远。如果没有把这种“道”作为经商之本,并且完美无缺的应用于经营之中,那么老字号恐怕终有一天会沦为“徒有其表”,完全背离老字号的祖先们所要留给后世的真正内涵了。

中国自古就是秉承着天道而屹立于东方的文明古国。所谓“天道”,践行于各行各业中就应该是其行业立足的标准和规范。君王秉承着“王道”,从医者继承着“医道”,从商者坚守着“商道”,甚至“盗亦有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企业无不是通过这种“道”的维系而使企业的理念和品质一脉相传。由此可见,对“商道”的依存和坚守才能让企业始终如一并得以长存,而“商道”二字,其真正内涵在于为商者不是赚取利益,而是赚取人心。

相关新闻
就业公义奖   鼓励企业晋用弱势
奇异入股巴西首富企业王国
企业赠单车 信义育幼院7月将踏上北京
劳动市场热呼呼 企业抢人强强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