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哥曝行业潜规则后沦落残疾乞讨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6月18日讯】一年来,由于举报“茶水费”,广州“的哥老王”饱受挫折:饭碗丢了,车没了,从的哥变成一名无业的残疾人;穷途末路,只好在广州白云机场北停车场乞讨。举报、上访遭到多次“冷遇”之后,老王说,他现在悟出了一个“道理”,“很多东西都是假的。”

“的哥老王”机场乞讨

据《羊城晚报》报导,6月15日,的哥老王原本约好要跟龙的出租车公司谈离职后的赔偿,由于广州市交委领导临时爽约,老王遂穿着写有“的哥老王”字样的白恤衫,前往广州白云机场北停车场乞讨。

这已经不是的哥老王第一次乞讨了。举报“茶水费”一年来,老王饱受挫折:车没了,人残了,饭碗丢了。实际上叫老王“的哥”并不合适,他已经从的哥变成一名无业的残疾人,颇有些“穷途末路”的味道。

白云机场北停车场上,停着几百辆排队等客的出租车。老王坐在一个台阶上,枴杖放在身后,乞讨的纸箱放在面前。身上穿的那件白恤衫上面,写着曾经广州响当当的名字“的哥老王”。

“茶水费,公司哪有空余的车立刻给司机开的?都要排队等候。这个时候,就需要茶水费。没茶水费,车永远轮不到。”司机们七嘴八舌说,这笔喝茶的费用一般是一万至两万。

“我在人生路途中,做了一次大好事,不仅没有奖品,却受到打击伤害,谁能理解?现在要饭也是无奈,人都有一张脸,是社会(逼得)……”老王这样解释为何落到了乞讨这一步。

气价这么高,每个月四五千元收入,社保又要自己交945元,负担实在太重,快做不下去了。”一位司机说。

举报之后被解雇 车没了人残了

1968年出生的老王,来自河南省东部的西华县。这个以“女娲故里”著称的农业县, 据说早期有三千人在广州开出租车,比广州本地开车的人还多。2000年,老王跟前辈老乡一样,在广州开上了出租车讨生活。

2011年5月25日、30日,的哥老王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两次到广州市交委客管处,举报龙的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行业“茶水费”潜规则问题,这让龙的公司和广州交委“颜面尽失”。老王顿时成了广州的新闻人物,全城媒体都在热捧他。

当年6月13日,广州市交委综合执法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老王的出租车“聘请非编司机”(即司机没有广州出租车行业《从业资格证》和《服务资格证》),属非法驾驶。

4天后,老王所在的龙的公司召开媒体通气会,指责他聘用无资格证司机、违章等行为。当年7月3日,龙的公司将老王解雇,并且吊销了他的从业资格证。

一些人认为,交委有“钓鱼执法”的嫌疑,“老王刚刚举报茶水费,交委前不抓后不抓,其他的人也不抓,为何偏偏抓老王? ”

没有资格证,老王就不能开出租车,他买断了8年的出租车也被迫低价卖掉,而且,他基本上没可能去其他公司开车了,这样一来,老王的生计就断了。

“好事做了,工作却丢了,车也没了,拿什么养家糊口?”老王很是郁闷。2011年7月19日,老王情急之下来到广州市交委客管处,从围墙上跳下来,摔断了右大腿,至今未愈。经鉴定,为九级工伤。

穷途末路 门难进 事未了

“当时我还想着,我做的是正义的事情,没想到会被打击报复。我想让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可是却没有一个部门帮我,最后还被公司解雇。”老王说,既然举报了,也没什么后悔的,“只是觉得有些心寒。”

老王开始了另外一种抗争之路:带着铁链去市交委门口静坐,拄着枴杖去机场停车场乞讨。老王出门乞讨时,偶尔还会有警车跟着。

老王在媒体上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他还有一位忠实的关注者,就是因监督“公车私用”而出名的市民区伯。

6月8日早晨,区伯和老王相约一道,去广州交委位于正佳广场旁的办公楼,找领导“理性反映诉求”。不过未能如愿,在交委大楼前,一平头男子硬是挡住拄着枴杖的老王,不让他们进门,连板凳也不让坐。老王和平头男子脑袋对着脑袋,对抗了好半天。直至最后,也没有见到有人出来处理,只是把龙的公司的人喊来,开车把老王拉到信访部门。

“茶水费还在收,没有真正打击。”遭到多次“冷遇”之后,老王说,他现在悟出了一个“道理”,“很多东西都是假的。”

(责任编辑:洪微)

相关新闻
大陆曝甲醛“毒地板”举报人忧心遭灭口
投书:葛树春是谁?他为何要冒死举报特大被精神病事件?
澳洲纽省开设涂鸦举报免费热线
上海民众两会递状 近200人被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