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指考难易度难抓 命题重鉴别度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8日电)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攸关数万人未来,每年题目的难易度波动,都会被各界严格检视。然而近年推荐、申请比例逐年增加,指考人数减少,学生程度难以捉摸,鉴别度反而更重要。

大考中心今天公布101学年度指考成绩相关统计,除了国文、历史之外,各科五标(顶标、前标、均标、后标、底标)分数全面提升,尤其数学乙均标64分,更是指考有史以来最高;生物、公民等科,均标都较99学年度高出将近10分,题目难易飘忽不定的问题,又被各界提出检视。

大考中心主任牟宗灿表示,指考命题绝对追求“稳定”,但每年出题的教授不同,应考生也不是同一群人,因此“变数”非常多。

牟宗灿说,过去曾有某科一年非常难、隔年就非常简单,被外界用“钟摆效应”形容,大考中心尽量避免这样的状况,但指考命题难易,不太可能是“直线的稳定”,只能尽量让变动幅度拉小。

过去联考时代,命题比较容易维持稳定,原因之一是每年参加的人数差异不大。近年却因教育制度变革,繁星推荐、申请入学等管道的名额增加,参与指考的人越来越少,今年指考仅约7万6000人报名,比去年减少6000多人。会选择参与“最后一役”指考的人,可能是想拼第一志愿,或是成绩较差,难以在前几关录取,程度差异大,无法和前一年的考生一概而论。

指考难易度每年总会被提出讨论,事实上“鉴别度”更为重要。如果五标平均提高,但成绩人数分布仍呈现“钟形曲线”的常态分布,即中等程度的人最多,分数较优、较差的人数逐步递减,就是良好的命题。

升学辅导专家刘骏豪表示,今年指考各科五标是“普遍提升”,而非难易度不稳。数学乙均标64分,代表有一半以上考生超过60分,其他各科底标也都超过20分。显示近年指考趋势,已从“刁难考生”变成“有读有分”,有利于学习正常化,鼓励学生不要放弃任何科目,“这绝对是好现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