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王劭文律师专栏】

抉择(3)—挑律师做朋友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8月18日讯】一对夫妻来找我咨询,因为朋友推荐,加上听过我的讲座、读过我的文章,他们对我印象很好,按照我给的建议,做了些前置准备后,他们便请我帮忙设立生前信托。

有些人规划资产保护和传承,并没有很花时间。但这对夫妻得考量的事情则不少,整个过程,做太太的费了诸多心神,思绪也比一般人细腻,有时候我不得不跟她说,少花时间想B事或C事,因为我们得先处理比较根本的A事。

几回下来,这位太太突然郑重地说,希望我能做她的朋友,在设计生前信托时,能帮她考量到各种利害。我立刻回说:“当然啊,我打从一开始就把你当朋友看、替你着想啊。”她听了感到惊喜,也显然有些感动。

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我,心里更意外。向来,人们总能很快地感受到我的诚意,有时我还热心过度。前两周,我一天内连系了七、八位资深会计师,只是为了帮一对夫妻解答公司股份赠与的疑问,这对夫妻都还没雇用我,我就只因看不下去他们为此苦恼,而冲去帮忙。

如今,一位跟我保持联系多时的客户,竟不确定我是否是她的朋友?话说回来,这位客户虽然憋了一段时间才问我这个“朋友”问题,但是她始终认为选择我是正确的决定;也就是说,她直觉相信我有在替她着想,她只是需要个“确认”。

我因此开始检视自己是如何迎接每个来咨询的人?对,见面时,我心里总是这么想:“我会是位好朋友,我希望你看得出来。”难道,我日后应该向咨询者直接“表明”我的诚意,而不只是让他们“感受”我的诚意?

我还没有个答案,但是我可以笃定的告诉各位:规划资产传承和保护虽看似就那么几份法律文件,但是落实的过程却是十几、二十几年的事,你的律师应该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感受不到他的真诚关心,那么他不是你的朋友,也就不该是你的耆老法律师。

◆ 笔者王劭文出生于台湾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及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并获领纽约大学华格纳公共服务研究所最高等奖学金,主攻美国医保政策。领有纽约州律师执照,从事耆老保健及资产规划服务,联络请洽 718-844-8560或 888-234-0286 ext. 8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