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北区特招说帖 冲击国中教育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3日电)基北区今天公布十二年国教“特色招生”说帖,只考阅读、数学两科,势必冲击国中教育,传统分科教学须重新设计,提出教学配套。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天公布“特色招生”说帖,打破以往分科的方式,只考“阅读理解素养”和“数学素养”。阅读考试会融合各科基本能力,例如考科普、英文文章;数学考试题干叙述变长,除了要求学生提出答案外,也要提出看法与支持证据。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十二年国教民间办公室执行长谢国清表示,基北区特招的题目“非常有意思”,数学和阅读是最根本的能力,只要这两样好,之后学什么都不成问题,这样的命题方向,也符合国际趋势。

然而,谢国清担心,升学考试改变,但国中课纲却依然是分科教育,如果学生只打算拼特招,可能会将学习重点放在语文和数学上,忽略了其他科目。

谢国清建议,教育部应修改国中课纲,调整各科时数,或者鼓励社会、自然科老师,教学时多融入综合能力,不要只局限在单科。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专业发展中心执行长张文昌表示,基北区“特招”的考法,似乎是为传统的“明星高中”打造,不利于学校发展各自的特色。

张文昌举例,高中职如果想找的是科学实验能力强或有设计长才的学生,特招这套考题,恐怕很难如愿。长久下来,恐怕许多高中职都得局限在阅读、数学两部分,和“特招”设计的初衷不太一样。

教育部规划民国103年十二年国教正式上路,75%的国中毕业生透过“免试入学”进入高中职,25%透过“特色招生”。但传统明星学校仍倾向后者,如建国中学便打算开出85%的特招名额。

而基北区又是全台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招生区,具有“指标”意义,任何动作都势必牵动全国。

从今天公布的说帖来看,各界普遍认为有助于改善现行僵化的教学方式,考题不再有“标准答案”,过去那种“早也考,晚也考”大量、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也有必要重新检讨。学生必须更广泛地阅读,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并能够清楚表达出来。

大家担心的是,考试方式革新了,教学现场却跟不上脚步,国中老师们还是照本宣科,恐慌的家长到最后,还是得把孩子送进补习班。然而,阅读真有办法“补”吗?弱势、贫困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十二年国教的成败,关键始终在于国中教学的配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