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逾万跨境童涌港求学 八成教师指难教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乐欣慧综合报导)在香港深圳之间的多个跨境口岸,逾万名跨境学童每日往返香港读书,不但苦了学生也苦了教师。有团体调查显示,近八成教师指跨境童难教,近七成教师指与家长难以沟通。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今年7月访问305名在北区、元朗、大埔、屯门任职的幼稚园及中、小学教师,发现79%教师均表示,教授跨境学童有困难,主因是语言障碍,有的不会广东话,而普遍学童英语程度过低,部分学龄前儿童连26个字母也未学懂;27%的教师认为学生自理能力弱,如随处便溺等,教师须费神照顾。

此外,69%的教师还表示,家长不便来港及中港语言差异,令家校出现沟通困难,增加教师压力。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主任王艳冰指,三成七教师自感普通话不太流利,较少与家长接触。另有内地家长不理教师劝喻,让女儿在裙内穿上睡裤、丝袜,将毛巾放在衣领后等,教师须加以指正。家长常因为证件问题不能及时来港,致使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教师未能联络家长。

目前处理的跨境学童服务逾三分之一属“双非”,服务社总监张玉清表示,政府暂缓一签多行,双非家长只可持七日签证留港,一旦子女发生事故,校方难以联络。有受访教师亦指,个别家长不肯承担教导子女责任,张玉清举例说,有年轻家长将子女交托老一辈照顾后,出外玩乐搓麻将,忽略子女。

调查还发现,83%教师认为政府应增拨资源支援跨境学童较多的学校。张玉清建议政府于跨境学生较多的中小学,增聘一名驻校跨境的社工,专责处理跨境学童问题,如进行家访及辅导工作;另建立幼稚园社工系统。她坦言,聘请新社工涉及离境、交通及保险费等问题,由于需要跨境,很少社工愿意加入。她又建议,政府拨款资助非政府机构,设立跨境学童家庭支援中心、语文培训班等。

跨境童语言障碍 英,粤均有问题

今年飙升三成跨境童的上水惠州公立学校,校长陈绍鸿表示,由于部分跨境学生以往没有学过英文,入学时英文较弱,校方会在开学时举办“前测”,分辨小一学生的英文能力,并将6班小一分成大班和小班各3个,每班能力稍逊的8至10名学生归入小班,让教师较专注保底,“例如教师发觉学生词汇方面较弱,就会重点教词汇,甚至必要时教浅少少、教慢少少”,直至下次考试后,再按照学生的英文成绩重新分班。

此外,由于部分学生居于内地,较少接触广东话,陈绍鸿称会安排除了学术知识,跨境学童每天往返港深两地,或遇到不少实际问题,陈说学校会专门教导小一生危机处理知识,包括认识各种过境通道、迷路和遗失证件的求助方法等。

团体建议,政府于跨境学生较多的中小学增设驻校跨境社工、建立幼稚园社工系统等,专责处理跨境学童问题,减轻教师压力。

相关新闻
政党促停发双非预约分娩书
港政党促公院全面停收双非妇
双非童逼爆急症室  或拖垮香港医疗
双非孕妇冲关车辆或被吊销车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