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园】: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报业和言论自由

人气 62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9月16日讯】晚清秋瑾遇害,举国哗然,矛头直指清政府,大批报纸发出抗争声,《申报》有关此案文字达三万多字,许多报纸直斥官府罪恶,称为“秋案冤狱”。除报刊外,许多人在愤怒中直接发电报给清政府,痛斥皇帝,谩骂声在此后几年间一直铺天盖地,直至清朝覆亡。但值得寻味的是,没有报社因此关门,没有人因此被捕。

《苏报》案是晚清大案,邹容的《革命军》被视作革命第一檄文。但现在看来,《革命军》重口号少说理,《苏报》同样如此,公然骂清朝皇帝“戴湉小丑,未辨菽麦”,并刊登“杀尽胡儿才罢手”、“借君颈血,购我文明,不斩楼兰死不休,壮哉杀人”这样的文字,结果却过了一个半月才被查封,言论真不自由吗?

1912年,民国政府准备向四国银行团借债,23岁的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写下24字短评,其中有“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二句,前者是国务总理,后者是总统。两天后,巡捕房拘捕了戴,并准备以“鼓吹杀人”罪名提起公诉。被戴声讨的国务总理唐绍仪竟致电上海,表示“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

1914年,民国最牛大师之一的章太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遂前往总统府去大肆叫骂,并砸了总统府的家俱。而袁世凯只是将其软禁在龙泉寺,并每月提供五百大洋作为生活费用,同时亲自手书下人八条保护准则,其中包括:“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毁物骂人,听其自便,毁后再购,骂则听之”等等….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进入段祺瑞时代,在讨论废止《报纸条例》的国务会议上,有人担心大家随便说话会乱套,反对言论自由,时任总理段祺瑞拍板放开报禁,并要求内务部对各省市地方政府发通告,表示“现在时局正适合充分表达民意,发挥舆论作用,此前所查禁的各报一律解禁”。

民国期间,尽管段祺瑞开放报禁,但还是出现了两次报人流血事件,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和张宗昌杀害了两个著名报人:《京报》社长邵飘萍和《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但他们的方式是“只杀报人,不封报馆” ,因为他们认为,杀人而不封报就不算摧残舆论 。换言之,土匪出身的他们把摧残舆论看得比杀人还恶劣。

现在称“民国黄金十年”,其实回头看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国家蒸蒸日上,舆论言论自由,新式学堂讲武堂遍地开花,青年人对国家对民族充满希望,出国求学者也大多是为了学成以后可以报效国家为目的,总统下野也是回到故乡成为乡绅或寓公。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代省长,有年清明去岳麓山扫墓。当时官方要求报导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某报不满,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安在蒋介石头上,多了个“蒋介石扫他妈的墓”的版本。但不管哪个版本,报馆都没被封,编辑记者都没被抓。

真实的蒋公 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提倡礼义廉耻,四维八德,致力于复兴中华文化。蒋同时具备民主思想,言论相对自由开放,鲁迅、傅斯年等一批激烈反对政府者能得善终;郭沫若曾发表激烈的反蒋文章,仍在抗日中得蒋重用;李敖言谈狂妄,无中生有地诬蔑蒋,就是关在牢里,吃好住好有会客看书的自由。

1920的中华民国国庆,毛泽东发表《反对统一》一文,提倡各省自决自治,只要省庆不要国庆。毛还指出,妨碍各省自治的,并不是各省督军,而是人们期望统一的心理,根本否定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传统和对统一的渴望,甚至直言不讳要“解散中国”!毛并未因此言罹祸。

当年,左翼作家瞿秋白、周扬、茅盾、巴金、郁达夫、老舍、叶圣陶等(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都不断公开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作品,中共控制的左联还先后办了十几份刊物,如《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抗战期间,中共的《新华日报》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发行,宣传其政治主张。

相关新闻
美国会议员尤德尔感谢法轮功成员促进中国言论自由
陈伟业:港人对中共打压法轮功感同身受
传《经济观察报》因报道北京大雨被查封
香港独立媒体办事处被砸 4蒙面大汉逃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