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惧中共报复 外企媒体学界自我审查

人气 13

【大纪元2013年1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去执编译报导)近年来许多外国企业、媒体与学界为了打进中国市场,日益注意到中共的立场,而实施所谓的“自我审查”--在他们向公众发布讯息前,内部先审查某些内容,以免招惹中共而被挟怨报复。

根据《新共和国》(New Republic)杂志报导,《康泰纳仕旅行家》杂志全球事务编辑伊洛特(Dorinda Elliott)在1980年代曾经是《新闻周刊》驻北京办事处的首席记者,她表示中共的签证问题已笼罩成大家自我审查的阴影,她说:“我很惭愧,我不想冒险报导诸如人权律师之类的敏感议题,否则如果中共不让我入境的话,我该怎么办?”她又说:“我不报导那些事情,证明我跟中共的管控手段是共谋。毕竟还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报导,不是吗?”

伊洛特诚实的表白令人惊讶,因为西方国家的记者大多不会对中共作任何让步,就算他们让步,也很少会承认。

报导说,自我审查的影响遍及各行各业,好莱坞电影制片场为了想打进中国市场,会事先做好自我审查;作家为了想在中国卖书,也会同意删减中共可能不同意文字;有些对中国感兴趣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会避开有关中国民主与人权的论文题目,而那些与中国合作的学会,其学者也因此面临许多压力。例如,为了促进中美合作,大家会避开敏感的政治主题,以免惹恼中共,阻碍双方的合作。

中共自我审查的情况不会诉诸文字,不会表明议题,而且措辞谨慎,他们还常常要求报导能做到“平衡”。《大西洋月刊》的法洛斯(James Fallows)表示,任何一位世故的记者在复杂的情况下都会斟酌其措辞用语,而迎合中共所要求的平衡报导。

许多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一旦遭遇禁止入境的威胁,就会变得老实一些。去年半岛电视台记者陈嘉韵被中共驱逐出境,而就在今年秋天,已在中国担任记者18年的路透社资深记者慕亦仁(Paul Mooney)也被中共拒绝发给签证,但未说明任何原因。

此外,集记者、作家与企业家于一身的麦健陆(James McGregor)有二十多年的中国经验,他表示外国记者害怕中共拒发签证确实会影响他们的报导。只要中共的反应越激烈,外国记者的态度就越谨慎。这些记者都有老公、老婆,孩子都在上学,如果不能更新签证,会打乱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避免遭到中共报复拒发签证,一位美国大报社的记者匿名表示:“有时候你会觉得你的能耐有限,你会扪心自问:我有必要为了这些起不了作用而又伤了自己的报导奋力一搏吗?或者该找别的目标报导?”

这位记者并表示:“外国记者报导新疆、西藏与法轮功的消息很少,因为你可能报导得很精彩,但随即面临被驱逐的可能,要不外交部会延发你的签证,一直拖到年底。他们会用各种方法让你的生活混乱,这是越来越强势的中共所采行的一项手段。”

路透社的慕亦仁最近的签证被拒,他不知道自己是踩到了哪一条红线。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报导了爱滋病或西藏问题,或者是他写了中国异议份子陈光诚的英文自传。有一位德国记者近来采访慕亦仁,但直到他自己取得更新的签证后才报导出来。

报导说,无数的中国新闻记者也面临这种情况,风险也更高,最后可能坐牢。一位坦率的中国网路异议人士慕容雪村表示,他骨子流着自我审查的血液,小心的避开政治地雷而免受驱逐或坐牢。他承认:“我常提醒自己:别搞自我审查,而我也做到了。但即使我在拉萨待了三年,至今我没写一篇西藏问题的文章;虽然他们很关注我,但我也没公开谈论过新疆问题。”

关注中国媒体问题的单位网总编辑、北京博客金玉米(Jeremy Goldkorn)表示:“每次我申请签证或出境又回来时,我老是闪过一念,认为这一回可能会失败。但是我在中国已经待这么久了,他们把我赶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港媒公信力创新低 传媒自我审查严重
洛时:好莱坞自我审查 北韩取代中共反派角色
调查:港媒自我审查创新高 公信力下跌
受制于中国 美国学者也自我审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