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不系之舟

——颐和园游记之二

人气 6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2月26日讯】世间的万事万物,若想保持其恒久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那就是保持其永远不腐不败。不管是事还是人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都不过如此。

记得那日路过颐和园,在大门口听见一位导游在说石舫,他对游客说:“呆会我要领你们去看一座象征着大清帝国永不沉没的石舫”。

“象征着大清帝国永不沉没的石舫?”听了导游的讲解,我的心里禁不住感慨了一回:“唉,大清帝国已经沉没100多年了,可是象征着大清帝国永不沉没的石舫依旧矗立在那。”

那一天是在北京的毒霾之后,拿着一张颐和园的票,却没有了游园的心思,北京的雾霾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一场噩梦,更可怕的是那噩梦还在持续还没有完结,让人感觉中共末世的味道和雾霾一般的深重。

而更加让我感慨的是,如今种种天象都在预示着另一个腐败、血腥王朝的沉没,那就是100年来贻害了几亿中国人的中共红朝,是的,如今这个红朝之破船将要沉没了,天意如此,可是能够认识到的又有几人呢?

那一天仿佛天很了解北京人绝望的心意,在漫天的窒息中,天忽然下起雪来,满天的飞雪把雾霾带给人的绝望暂时的给埋住了。那一刻闲来无事,很多人和我一样,雪还在下,便踏着飞雪去了颐和园 。我从冰湖上径直走过去,围着石坊转了一个360度的圆圈,用手机从不同的角度拍了几张石舫的照片来。

回家来后,翻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颐和园昆明湖西北部水中的石舫是很有一番来历的,古时称两船相并为舫。 后被引入古典园林中,又往往成为建于水中或岸边的船形或者仿船形的建筑,因不能航动,人们俗称为旱船,还称之不系舟等等。

该石舫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石舫体长36米,石舫上有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为“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

石舫是由巨石雕砌而成,清代皇帝乾隆引用唐代魏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加以建造的石舫,真的像导游说的那样,是象征清朝政权 “永不能覆”的意思。

其实10多年前,自己登临过那个一共两层的石坊,那时候还允许游客参观的,而自己当时并不以为然,心想着不就是个破石船吗?有什么精贵的。而现在已经是不允许登临了,远远的看去,也不禁惊叹它做工的精致。

这条石船经历了八国联军的大火,经历了清朝的沉没,而此刻她在对我们述说着什么样呢? “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到这句话,是的就如我们知道的,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有一个永不沉没的美好愿望,但是愿望并不能够成为现实,当一个王朝不能够重德行善的时候,当一个王朝的道德开始下滑的时候,它就在走向灭亡,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自然法则。

该去的自然会去,该留的自然会留,该沉的自然会沉,要去的要沉没的谁能够挡得住它消失的脚步呢?当人心开始败坏的时候,所有的美好都会随之而没落。相反当人类的道德开始回升的时候,所有的败物又会充满了新生的机缘。

相关新闻
《苍穹之昴》颐和园杀青 周一围被游客拥围合影
吴下名园之冠 苏州留园
北京颐和园路塌陷6米大深坑
【投书】华阴建造中国第二个颐和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