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逊医院专家谈前列腺癌

华人低发病率得益于传统饮食

人气 9

【大纪元2013年0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孙轻鹤费城报导)上周六(2月23日),位于费城的杰弗逊大学医院在其Kimmel癌症中心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前列腺癌座谈会,向患者,普通民众和临床医生普及有关前列腺癌的知识。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仅次于皮肤癌的第二大常见癌,全美每年近二十万人被诊断罹患前列腺癌,多见于黑人和白人,华人较少见。座谈会上,来自杰弗逊大学医院的多位医师、教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前列腺癌诊治方面的知识。杰弗逊医院Kimmel癌症中心内科肿瘤学临床教授Edith P. Mitchell主持了本次座谈会,她于2012年起担任杰弗逊医院消除癌症不均中心(Center for Elimination of Cancer Disparities)主任。Mitchell教授认为许多癌症是可以预防或治疗的,关键之一是要通过专业人员的努力提高公众的意识,让人们知道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癌症。

杰弗逊大学医院林教授(Jianqing Lin)在前列腺癌座谈会上回答听众提问。(摄影:孙
轻鹤/大纪元)

Ronald E. Myers教授是Kimmel癌症中心内科肿瘤学群体研究部(Division of Population Science)主任,致力于癌症预防和控制研究长达20余年。他向出席座谈会的听众介绍了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他说,病人对肿瘤化疗等方案可能感到茫然,他们不仅需要家属的支持,来自医院各方面的关怀也在病人诊疗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arja T. Nevalainen教授是Kimmel癌症中心内科肿瘤学肿瘤细胞学部的副主任,她向听众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新发现——蛋白分子Stat5a/b可能成为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一个治疗靶点。林教授(Jianqing Lin)是Kimmel癌症中心的内科肿瘤学临床医生,也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的成员,他向与会听众介绍了复发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对措施,指出因病人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复发性前列腺癌病人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座谈会结束后听众踊跃提问。就与前列腺癌患者有关的运动和饮食问题,林教授强调适当的运动及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华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美国黑人,除了人种基因的原因,也与华人多豆类,多蔬菜,少烧烤的优良传统饮食习惯有关。

相关新闻
华裔乳癌患者的良友
医生职业是科学也是艺术
威明顿阵亡将士纪念日游行 向英雄致敬
宾州发现大量锂资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