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优质认证遭批 台教部:观念应转换

台湾496所高中职受认证 9成通过 曾有重大违规的2所学校也在列 引起外界质疑 对此教部表示对优质的概念应转变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3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12年国教将于民国103年正式上路,为提供学生适性、就近就学的学习环境,教育部针对台湾496所高中职进行优质认证,结果出炉后,通过率达9成;对于这样的数字,有家长直言“几乎大家都是优质高中了”;教育部表示,优质的观念应转换,不能以过去学校选学生的情况来衡量,应着重学校能帮助学生培养何种能力,才是新的优质概念。

依照优质高中职的评鉴指标共有7项,并包含学校3年内无重大违规、校务评鉴成绩需达80分,并经过优质认证委员审议通过即可;认证有效期限为6年,期间内必须持续自我检核,如果出现重大违规,也可能被取消认证。

不过却被发现,有2校曾发生重大违规事项,这次也通过认证,备受质疑。外界认为,学校是否优质家长、学生心中自有一把尺,而非由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评鉴就能够说的算。

优质不该沦为淘汰赛

在一般认知里,所谓优质应是出类拔萃,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秘书长吴忠泰指出,问题出在先前教育部便预设通过率应达8成,最后结果出炉竟达9成,与一般民众心中优质的认知产生落差。

他认为,此次认证本身是一项好的政策,若是先认证3成,随着时间慢慢递增,如此才能让大家心服,若是在100所学校里,只评出10所学校未通过,充其量只是淘汰赛,不能彰显其价值。

所谓的优质具备何种条件?吴忠泰举例,首先教职员敬业程度应让学生有感,与学生能维持密切互动,其次学校的资源不能完全集中在升学部分,否则只是以学校为名,实则为补习班的高中。

另外,学校必须营造学生公民参与的能力,以环境的塑造,例如社团的参与、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等,因此学生对学校参与感也可以列为重要指标项目之一,以及学校软硬体设备的提升等。

他认为,要达到真正的优质,就不能脱离现实,只要以上述4项条件为基础来延伸,有清楚的指标,而非笼统的项目,才能真的让人心服。

优质重点 教部:帮助学生提升

对此,教育部国教署副署长黄新发回应,这次所认证的优质,与以往的认知不同,若是按照过去的标准,希望大家都能达到同一标准,他坦言的确不可能。

他进步一解释,从一个发展观点来看,优质的认定,应是检视学校能够协助孩子成长多少,让在不同起点上的孩子,经过该校学习后,依照不同程度得到最好的发展,才是未来12年国教最重要的精神,也就是适性辅导的目标。

有效度待提升

对于外界质疑认证公平性,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吴福滨提到,优质化的方向是好的,更能缩短城乡差距,因为认证成员也包含家长、教师团体,也具有可信度,不过有效度便有待商榷。

虽然在7项评鉴里,平均达80分即过关,但全家盟认为,既然要选出优质学校,就该分级,否则有些项目高低不一,只靠平均把分数拉平到80分,自然不能算优质。吴福滨认为,这部分教育部应该要重新修正。

黄新发则提到,除了每位孩子,每个学校也都应获得成就。有些学校确实不是以招收所谓优秀顶尖的学生为主,但是却是以其他项目做为发展强项,比如餐饮、烘培等;他强调,“让孩子可以在其中学习,在专业项目中发光发热,成为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或是就业的保障,那这所学校就可以称为优质高中。”◇

(责任编辑:韵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