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婚潮猛增 《离婚前规则》热播

人气 27

【大纪元2013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海宁编译报导)2012年年底,一部都市情感剧《离婚前规则》在荧屏热播,该剧讲述了几个80后年轻人在职场与婚姻中的奋斗和最终离婚,有评论认为这是“独一代婚姻成长样本”。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站报导,在中国结婚,只需要两样东西,一为身份证,二为户口本。但在表面容易之下,维持一个健康和幸福的婚姻却是道难解的题。而这道难题不仅仅是“80后”面临的,全球各国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面对。

近日,一个中国网站做了一组“明星夫妻离婚率走高”的专题,对那些离婚的明星夫妻进行了盘点,文中称,“演艺界近四年结婚的一百多对夫妻中,有30多对明星发生婚变直至离婚,中国就占了20多对。”明星夫妻离婚已经屡见不鲜,仅2012年被曝出离婚的就有董洁与潘粤明、乐基儿与黎明等。

然而,明星离婚还仅仅是中国人的婚姻中的小小一部分。关于中国人的婚姻,几个数字值得关注: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古老中国,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这在2009年的表现尤其明显,那一年,全国共有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但离婚的夫妇却有196万多对。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就开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中国人的婚姻幸福感?是情感?是金钱?还是孩子?近日,《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2中国人婚恋幸福感”调查。

有情胜过有钱

调查显示,对于已婚人士而言,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十大因素依次是:夫妻二人间的情感、沟通的意愿和能力、相互忠诚、孩子、收入、性生活、婆媳关系、对方与自己家人的关系和住房和家务工作分配。选择“夫妻二人间的情感”(61.5%)的受访者比选择“收入”的高出了24.3%。

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明显不同的是,受访者对于情感、沟通理解和忠诚的重视程度均超过了前年,在前年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因素中,收入被排在了第一位,接下来才是夫妻二人间的情感。

除了对千余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外,《小康》还对数十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已婚人士进行了深度访问。

武汉心天地心理咨询机构创办人骆霞是一位婚龄在10年以上,目前婚姻生活满意的女士。她说:“物质会对婚姻有一定的影响,问题在于你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一个人是有个地方住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别墅。”在骆霞看来,标准定在哪个位置,则是夫妻之间两个人的事情了。

知名作家苏芩则特别强调了沟通、理解的重要性,“如果两个人沟通特别顺畅,我想他们之间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冲突。”

苏芩还是全国多家电台、电视台、平面媒体的情感专家顾问。她说,很多夫妻在孩子或者婆媳关系问题上发生了矛盾,“其实这些问题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双方已经不愿意互相去体谅和包容对方了,矛盾就开始出现。”

忠诚度

虽然中国的离婚率在不断上升,但那并不代表中国的大部分已婚人士婚姻生活不幸福。面对“你还会跟你现在的这个爱人结婚吗”的问题,80%的已婚人士坚定地表示还会选择现在的爱人。

值得注意的是,婚龄在三年以下的已婚人士,选择“会”的比例最高,7至10年婚龄的已婚人士中,选择“会”的最少。

不过,如果遇到了心仪的对像,却只有57.5%的受访者可以肯定自己不会发生婚外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婚外情”持宽容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补充,只要不触犯他人的利益,就能接受。

《小康》调查还显示,在促使公众产生离婚想法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对方出轨”,排在第二位的是“家庭暴力”。

总体而言,中国人的婚姻幸福感还比较高,在参与调查的已婚人士中,77%的受访者从来没有经历过婚姻危机,22.5%的受访者经历过婚姻危机。在产生离婚想法的因素中,除了对方出轨和家庭暴力外,还存在着对方有不良嗜好,婆媳关系不和睦,性生活不和谐,家庭收入不足,婚姻与事业发生冲突,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发展速度等问题。

在参与调查的已婚人士中,59.4%的受访者感觉“比较幸福”,17.7%的受访者感觉“非常幸福”,14.2%的受访者“说不好”,仅有8.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不太幸福”或是“很不幸福”。

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三年以下婚龄者幸福感最高,而7至10年婚龄者幸福感最低。

沟通

感觉婚姻生活非常幸福的骆霞,每天都会和自己的丈夫聊天3个小时以上,他们通常从下班后的晚餐开始交流,饭后还要一起散步、做运动。除了工作时间外,两个人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会在一起,聊孩子、聊各自的工作,当然也聊他们共同喜欢的电视剧。

而在《小康》调查中却发现,并不是每位受访者都会和自己的爱人有这么长时间的交流,过半受访者(58.9%)每天和爱人的聊天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不注重沟通也是“7至10年婚龄幸福感最低”的原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婚的甜蜜消逝后,中国夫妻就不太注重“谈情说爱”了。

在苏芩看来,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国外的一个调查发现,婚龄越长,夫妻之间越不了解,反而是婚龄在3年之内的那部分夫妻特别了解对方喜欢什么。”

苏芩说:“婚姻往往是两头特别甜,中间有些糟糕,所以中间这段过程需要的就是耐力。”

在苏芩看来,夫妻之间应该多沟通交流。“夫妻之间还有很多种沟通交流的方式,比如触摸和肢体语言,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靠得近一点,大家都会觉得亲近。”

孩子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孩子注定是要与婚姻挂钩的,“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婚姻的产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小康》调查发现,中国人把“健康可爱的孩子”几乎看得与“相互忠诚”同等重要。

“很多中国人把孩子看得过于重要,甚至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感受。”苏芩说,“其实真正幸福的夫妻都会把对方看作是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

如果政策允许,45.5%的受访者会选择生两个孩子,40.9%的受访者会生一个孩子,5.3%的受访者想生三个孩子,4.0%的受访者有生三个以上孩子的愿望,也有4.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孩子也不会生。

人品和性格

《小康》还对250名单身者进行了调查,其中六成人表示在选择配偶时看重人品,此外,排在“单身人士十大择偶条件”第2至10位的依次是性格、和他/她在一起的感觉、孝顺父母、相似的价值观、外貌、才能、经济条件、自己家人对他/她的评价和职业。

苏芩说,有人做过统计,在各种各样的离婚原因中,最多的便是性格不合,“性格不合还会衍生出很多问题,例如出轨,并且人的性格、习惯,到了二三十岁的时候,都已经形成了,很难调整。”

性格不合可能会在婚后经常争吵。在759名已婚受访者中,仅有13.2%的人在这一年内没有与爱人吵过架。而在争吵原因排行中,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生活琐事、生活习惯、孩子、沟通交流不畅和钱。

骆霞认为,如果在婚姻中总是刻意去改变对方的习惯,就会觉得很累,因为人只有可能改变自己,“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对方,但却可以影响对方”。

双方的沟通技巧、对待双方父母的方式、家务工作等等,都可以慢慢学习,但前提是必须两个人都愿意去学习和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张东光)

相关新闻
老来甩婚姻 “熟年离婚潮”蔓延
“在哪过年”促离婚潮 离异夫妇抢孩子
高考怪象 考后尴尬离婚潮父母心酸
报告称京沪离婚率超1/3 初恋年龄降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