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半数企业逾期赊款额上升景气前景不乐观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5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朱文综合报导)日前,全球著名信用保险公司科法斯(Coface)集团公布2012年第四季“亚太地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香港近半数企业收款情况不佳。建筑业、信息技术及数据处理业、纺织/服装及鞋业、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都属于高风险行业。受访中国企业56%实际逾期赊款总额上升。 

据理财网报导,全球著名信用险公司科法斯集团针对新兴亚洲、北美及欧盟等3大区域进行14个行业的全景报告,该集团经济学家依据旗下核保人员观察全球企业收付款情况所发展的指标。

亚太地区受访的中国、印度、香港企业均表示2012年他们遭遇到更多的不付款情况。建筑业、信息技术及数据处理业、纺织/服装及鞋业、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都属于高风险行业。

中港企业信用管理较台湾差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与香港出现企业逾期未收货款比例直线上升,香港从2011年的20%飙至42%,中国自42%增至56%。科法斯称,“中国大陆企业对全球及本地经济复兴不太乐观;台湾企业信用管理表现持续良好。”

其中接近半数香港企业透露,已逾期6个月未能收到款项,超过全年营业额的2%﹔而中国大陆企业则高达36%。但台湾企业90%仍能在6个月内收到货款。

科法斯亚太区执行长毕李察称,应收账款经过6个月以上,可再收回概率极低,应归为呆账。呆账的占比达总营业额 2%,企业的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65%的中港企业认为市场竞争压缩利润空间,是造成客户财务困难的主因。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亚太地区,以台湾、日本的企业提供最多赊销,且赊销期最长。日本企业和台湾企业甚至提供90天期限的赊销交易,58%的日本企业和48%的台湾企业赊销额占年销售额的75%。尽管如此,约90%的日本、台湾企业能将他们的逾期账款拖欠金额控制在年收入的2%以下,并保持平均逾期拖欠天数小于60天,显示其信用管理做得最好。

中国中小企业资金贷款难

分析称,中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劳工成本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买家缺乏融资管道,也是提高中港企业呆账的原因。毕李察称,尽管中国大陆试图放宽信贷政策,但大部分银行倾向放款给大型或国有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转向非正规信贷融资管道,在支付利息相对高昂下,经营十分困难。

而虽然中国经济去年有7.7%稳定增长,但仍约有70%的受访中国大陆企业预期中国经济放缓将不会在2013年结束,他们亦对全球经济持不乐观态度,有82%的受访中国大陆企业不相信全球经济会在2013年复苏。

(责任编辑:李晓宇)

相关新闻
备受争议下 中共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
中国产雷达失灵 厄瓜多尔军方退货并索赔
银行结售汇连续8个月顺差 出口企业艰难挣扎
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 专家:中共高层或忧“六四”重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