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GDP增速放缓 中共当局含蓄加大新一轮投资

【大纪元2013年06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中国经济下滑引起各界担忧,中共地方政府靠卖地已难以维系。中共当局GDP增长速度压力也增大,并以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及促中部崛起等名义,含蓄地开始加大投资力度。

“钱荒”致中共地方政府卖地冲动增强

中共审计署在6月10日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被审计的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2012年6000亿的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中共地方政府债务的年利息都不够。

有分析人士认为,土地财政成了中共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由此也使得房价居高不下,但土地财政模式正逐渐进入低潮,地方债危机爆发风险日益加剧,而从中共地方政府最高达219%的债务率来看,债务危机的爆发恐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日撰文表示,“钱荒”如持续会加速实体经济下滑,随即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会出现问题,其中地方政府的问题可能会严重得多。

今年大陆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都不景气,中共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并不乐观。有业内人士称,如果中共央行下半年收紧流动性,中共地方政府必然有冲动增加卖地收入“救急”,但开发商也会受资金制约。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下半年房企将放缓拿地。

借建设名义 中共当局含蓄加大投资

6月26日,中共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会议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同步建设配套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同步使用。

6月27日上午,中共国家发改委发布《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要点》。过去的半年,中部六省整体经济增速趋缓。在前一轮高强度投资驱动完成后,高投资增长后继乏力,给中部经济增长蒙上一层雾霾。有中共地方发改委人士称,中部经济,目前还是主要靠重大项目和高投资来推动。

近日,中共国家发改委亦发文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大能力运输方式及综合交通枢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透露的信息折射出,中共当局GDP达标的心理压力有所加大,含蓄地开始加大投资力度。这也是地方熟悉的经营城市、房地产开发套路,因而是中央和地方利益和动力的交集。

(责任编辑:徐亦扬)

相关新闻
外媒:中国闹“钱荒” 股市难摆脱熊市格局
中国闹钱荒 与巴西唇亡齿寒
陈破空:闹钱荒,中国经济显露败相
钱荒?中资竞逐美国房地产 国有银行洒钱融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