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 快马良驹 BMW M6 Gran Coupe

人气 68

【大纪元2014年02月02日讯】BMW 6系Gran Coupe,虽然推出市场不长时间,BMW已为它推出M版本,将马力强大的4.4升V8涡轮增压引擎放进去,以最强的6系Gran Coupe身份登场!

以四门轿跑车为目标而设计的普通6系Gran Coupe已是极美,而M6 Gran Coupe(后称M6 GC)更进一步强化其“运动性”的一面,如M6 GC全车四边已装有扰流裙脚,前方扰流的进风口也比一般6系GC更大。四个被称为“天使之眼”(Angle Eyes)的光圈,围绕着头灯发出淡淡光芒;M6 GC的车顶也跟M6 Coupe一样,换上了炭纤维物料;在车后方,四出排气喉也是M系车的特征之一。

2014 BMW M6 Gran Coupe。(摄影:李奥/大纪元)

M6 GC车身高度只有54.8吋,比M5还要矮,进出车厢也较难。但车身长度却有197.3吋,轴距116.7吋,所以座位前后空间也挺不错。采用四门设计,后排座位乘客上下车更为方便,中央位置虽可坐上一人,但由于后排独立的送风口及控制台占据了脚部位置,M6 GC仍是以四人乘坐为佳。

4.4升V8涡轮增压引擎。(摄影:李奥/大纪元)

内部基本上跟6系GC一样,每一个按钮、每一个开关都经过悉心安排,用起来顺畅,而触摸得到的地方都是以豪华的物料制造,设备也是先进而实用。坐入M6 GC的驾驶席,发现最大不同的是M6 GC的方向盘及变速杆不同了,而在变速杆旁边也多了许多按钮。方向盘上有两个“M1”及“M2”按键,可预先在iDrive系统内设定M1及M2的行车模式,包括方向盘松紧、悬挂系统强弱及引擎输出表现等。如想独立调校,可使用设在变速杆左边的各项按键,而在变速杆下方的“驾驶模式”(Driving Mode)提供三种预设模式。

(摄影:李奥/大纪元)

M6 GC的变速杆也跟一般6系GC不同,虽然都是定点设计,M6 GC的变速杆较小且顶部为圆型,向右推是D/S切换,倒车也需要向左后再往前推,停车的“P”键也不见了,需要些时间习惯。

(摄影:李奥/大纪元)

至于M6 GC最动人之处,就是其强劲动力表现。4.4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可发出560匹马力,而502磅呎扭矩则由1,500转已可全数输出,直至5,750转,与8速双离合令M6 GC的0-100km/h加速只需4.2秒,极速限制为250km/h。

加速之强己是意料之中,但笔者仍是比其强力推背感所迷倒,M6 GC的隔音出色,可惜也把优美的引擎声及排气声过滤了,要欣赏便要打开车窗才行!高速行车稳定,在高速公路以100km/h行车也只像60km/h一样,稍不留神便容易吃超速告票。

值得一提的,M6 GC可选配的“炭陶瓷刹车碟”(Carbon-Ceramic Brakes),此刹车碟经过特殊处理,当然一般厨房陶瓷碟无法与之相比,而且钻上细洞,加强散热效果,前碟直径为16.1吋,比普通金属碟的15.7吋大,后碟为15.6吋。而M6 GC配备的六活塞刹车钳,涂上了现时中国人最爱的土豪金。除了可提供更持久的制动效果,“炭陶瓷刹车碟”更可为M6 GC减轻重量43磅。

而作为M系车独有的Launch Control弹射模式,理论上只要把DSC关掉,变速杆推入S模式,再将Driving Mode调至三,轻踏刹车,继而将变速杆往前推(保持前推位置),成功的话便应该出现旗帜符号,此时只需尽踏油门,并将保持前推的变速杆放开,汽车便可弹射而出。然而,笔者尝试了数次也不成功,是此次测试M6 GC的唯一遗憾!◇

文:李奥
责任编辑:钟义云

[[6]]

2014 BMW M6 Gran Coupe。(摄影:李奥/大纪元)

[[8]]
2014 BMW M6 Gran Coupe。(摄影:李奥/大纪元)

2014 BMW M6 Gran Coupe。(摄影:李奥/大纪元)

相关新闻
汽车测试: 2014 BMW Z4
汽车测试: 2013 Nissan NV200 SV
汽车测试: 2014 Acura RLX
汽车测试: 2013 BMW 320i xDrive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