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约风波成中国经济大问题 国内银行风险波及香港

江苏银行爆千人挤提 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每3个月呈报大陆相关业务

人气 27

【大纪元2014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玲浦、胡思仁香港报道)继上海超日债、浙江兴业、山西海鑫钢铁等先后爆出债约违约风波,宣布破产或频临破产后,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24日再传出倒闭,该银行位于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间分行即遭近千人挤提。分析师指,债务违约风险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24日再传出倒闭,该银行位于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间分行即遭近千人挤提。(网络图片)

3月24日中午前后,一则“射阳农商银行将要倒闭”的说法在当地流传开来,引发近千人到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挤兑现金。

当地庆丰村的一位储户说:“我在银行存了5万元(人民币,下同),是自己仅有的积蓄,中午听别人说这家银行就要倒闭了,就赶紧过来取钱,从下午3点钟就一直排在银行门口了,到现在还没能进入大厅。”

报道称,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庆丰分理处所在的盐城环保产业园庆丰村,该村周边的盐东镇近年来发展了数十家担保公司。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失踪的现象,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颇为敏感。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银行收紧信贷,内地的债务和信贷违约风险不断扩大。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日前直言,债务违约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

超日债引爆债务违约风波

3月4日晚间,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超日”)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原定付息日期(3月7日)应当兑付的8,980万元人民币利息,只能按期支付400万元人民币。超日债风波成为中国大陆公司债券市场历史上首个付息债务违约案例,打破此前中国式“刚性兑付”神话,引发大陆债市动荡。

“下一个超日是谁?”这个巨大疑问所能带给市场的恐惧,甚至大于违约本身。

随之而来的浙江省宁波房地产公司兴润置业负债35亿多元人民币而破产,以及负债逾30亿元的山西海鑫钢铁,因为债务违约而濒临破产。两家公司共同点都拖欠了多家银行巨款。

而超日事件后,“11天威债”因天威保变的连续报亏而暂停上市,更加剧了市场对信用债的担忧。

据《中国证券报》不完全统计,在超日债发布违约公告的20天时间内,已有30多间企业发布了延迟发债或者取消发债的公告。

银行成最大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债的最大持有者是银行,而债务违约将导致银行遭受损失。

以往大陆企业债务违约,最终都由央行出面兜底救回。但央行明确表示将不予搭救,引发投资者对国内房地产业前景的忧虑。评级机构标普及惠誉均指,将继续有小型内房企业出现债务违约,惠誉担忧,内地银行发放开发贷款时将进一步向大型发展商倾斜,加速市场两极化。

银河证券的报告分析指,过去10几年来,楼价持续上涨,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包括银行信贷、地产相关的债券,信托资金、非标产品、民间借贷等,一旦房价出现拐点,大量依赖外部融资的房地产企业,除了后续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加上担保物价值缩水,违约风险加剧。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26日在瑞信亚洲投资论坛记者会上表示,该行于年初已将内地首季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6%,主因消费、出口、投资以至社会融资表现均疲弱。若中央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措施,相信经济难以反弹。(余钢/大纪元)

瑞信调低中国经济预测至6%

针对近期中国经济负面因素不断,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昨日在瑞信亚洲投资论坛记者会上表示,该行于年初已将内地首季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6%,主因消费、出口、投资以至社会融资表现均疲弱。若中央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措施,相信经济难以反弹。

陶冬认为信贷违约风险的确存在,但难以预测信贷危机的出现时间及规模。但关键是要控制系统性风险。(余钢/大纪元)

陶冬预期,人行将于第二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点子,下半年经济增长才有望保持7%至7.5%水平,唯不会有更大的上升动力。

他又提到,有债市的地方难以避免出现违约个案,认为信贷违约风险的确存在,但难以预测信贷危机的出现时间及规模。但关键是要控制系统性风险。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和瑞信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右)(余钢/大纪元)

内银风险势波及港银

陶冬还指出套利交易现今十分流行,通过伪造出口换取银行担保贷款并于内地购买理财产品,而这些担保借贷占本港银行不小规模,形成内地出口至香港,为香港入口内地的2倍。一但出现黑天鹅事件会对本港有很大的冲击。

他说,大陆政府已经在收紧这方面的措施,即是会较少人购买理财产品,但对于内地银行40万亿元的理财产品规模,减少这些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只是影响有限,短期内地利率或者会有影响,但不会成为主导因素。

相反,香港是一个小地方,这些担保的业务已占本港经济增长1.4倍,相对本港银行体系规模不少,如果内地银行信用出现风险,将对本港银行造成冲击,这亦是本港监管机构所担忧。

金管局加强监控防风险

据报道,大陆资金趋紧刺激来港贷款需求,截至去年底,大陆相关贷款已占本港银行总资产近20%。为加强风险监控,金管局已要求银行更频密呈报大陆相关业务,由每半年加密至每3个月。

根据金管局编制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本港银行对大陆相关业务的信贷风险承担继续增加。截至去年底,本地所有认可机构对非银行类客户的内地相关贷款,达3.6万亿港元,占行业总资产的19.7%,较9月底的18.6%再提升。

金管局认为,尽管大部分大陆相关贷款,均有担保或抵押品作为保证,但由于大陆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高企,至去年底达140%。加上近期中资企业整体违约情况有所恶化,加上不良贷款额增加,认为有关贷款为须注意的主要风险因素。

(编辑:宜春)

相关新闻
中国光伏巨头连崩 赛维LDK太阳能高科面临破产
美参议院两党达成协议 债务违约进入倒计时
美参众两院通过债限法案 债务违约风险解除
美国债务违约危机解除 全球松口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