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促销 你能不动心?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5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杰多伦多综合报导)零售商毫不掩饰地使用各种方法诱惑顾客放弃理性行为,冲动地做出购买决定,结果是消费者每个月底收到巨额信用卡账单。加拿大个人及家庭财政咨询服务公司Breakthrough Personal Financial Trainers创始人Avraham Byers建议,防御零售促销诱惑的2个好方法是:遵守24小时法则和购买全价零售品。

研究发现,“打折促销”活动对有自制力和没有自制力的人均有吸引力。零售商经常使用“打折促销”活动,来诱惑顾客购买许多不需要的物品。

零售商的促销诱惑

《金融邮报》报导说,在“打折促销”活动中,零售商“诱惑”顾客多购物的一个技巧是,把商品原价用醒目的粗体字印在标签的前缘位置,把打折价(卖价)用小体字印在标签不显眼的位置。

研究发现,上述做法更能引起顾客对该物品的重视,使得顾客更有理由相信该物品一定是“折价不少”,值得买,因为顾客常常会在心里嘀咕:“打折价那么不显眼,肯定是商家不愿意顾客看到它。要不是我眼尖,还错过了机会。好,就买它!”

商家给零售品标价的另外一个技巧是大家熟知的“数字9”策略,例如标价$9.99而不是$10。不过,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种做法对零售商销售业务无关痛痒。实际不然,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数字9”策略的销售比不使用“数字9”策略的销售可多出24%。

此外,商家还使用 “诱导型定价”来促销。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及心理学教授Dan Ariely在《可预见的非理性》书中说,一家知名杂志公司使用“诱导型定价”获得业务成功。该公司的杂志有3种价位:网络(电子)订购价59元/期,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网络(电子)及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

Ariely说,第2种价位“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 从表面上看纯属多余,实际上是一个“诱导型定价”,而且是该杂志销售业务成功的关键,因为它起到“诱导”顾客订阅高价杂志的作用。

Ariely对MIT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6%学生选择第1个价位(网络订购价59元/期),84%选择第3个价位(网络及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无人选择第2种价位(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

Ariely对MIT学生的调查结果还发现,如果把“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从杂志价位表中除掉,即杂志的价位只有2种,只有32%的人选择“网络及印刷品订购价125元/期”,说明“诱导型定价”确实起到巨大促销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杂志促销方法外,“诱导型定价”还有其他形式。例如,如果葡萄酒零售商此前仅出售2个价格的葡萄酒:10元/瓶和50元/瓶,现在增加一个中间价位30元/瓶,则会对消费者产生巨大诱惑力,葡萄酒销售将大幅提升。

Ariely解释,由于30元/瓶是一个中间合理价格,以前嫌50元/瓶太贵的顾客会开始买30元/瓶的葡萄酒,而经常买10元/瓶的顾客也愿意和有能力提升消费档次,转入购买30元/瓶的葡萄酒。

抵挡促销诱惑 做到只买有用物品

面对促销诱惑,顾客往往变得没有理性,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开销也变得大手大脚起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Byers建议遵守24小时法则:看到一件很有诱惑力很想买的物品,应该对自己说:“让我等24小时,如果还想买,那时买也不迟。”

多伦多《星报》理财专栏作家Alison Griffiths表示,24小时过后,你“发烧”的情绪会冷却下来,理性取代冲动,许多不必要的购物计划可能被取消。24小时过后,如果仍然觉得应该买,那就买,因为这时的决定应该是理性的。

Byers说,另外一个抵挡促销诱惑的方法是:购买全价零售品,拒绝打折商品。这个法则看起来违背常规,但却有道理。许多人在促销活动中购买打折物品,然后束之高阁,从来不用,如衣柜中悬挂的标签完好无损的衣服,和车库中从未使用过的工具或孩子的玩具等。

Byers称,如果只买需要物品,即使付全价,用的钱也没有你买打折品用的钱多。除了生活必需品的打折活动值得考虑外,应该拒绝其他所有零售品打折活动的诱惑。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不景气  百货促销活动多
高市营养午餐冻涨  品质不打折
中秋抢商机 饼铺打折送礼促销
超音波泡咖啡  香醇口感不打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