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土地市场趋冷 北京两宗地流拍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7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综合报导)日前,北京再次推出5宗经营性质地块,其中两宗因底价太高无人参与报价而流拍。最近,大陆多个城市土地市场遇冷,底价成交屡屡出现,流拍地块增加,显示土地市场趋冷。

北京7月份再次推出5宗土地

陆媒《财新网》7月30日报导,自7月中旬,北京接连出让5宗经营性地块后,7月29日再次推出5宗经营性地块,包括3宗房山新城良乡地块以及2宗孙河地块。

根据出让公告,朝阳区孙河K地块,规划建筑面积89860平方米,起始价31.45亿元,起始楼面价3.5万元/平方米(含保障房面积),这一价格打破了北京宅地起始楼面价最高记录。孙河BCDE地块规划建筑面积176085平米,起始价46亿,起始楼面价约2.6万元/平米。

地价太高 两宗地块流拍

孙河区两宗宅地在现场竞拍环节,始终没有开发商参与报价,全部流拍,成为北京今年以来首宗流拍的宅地。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北京市上一次出现住宅用地流标要追溯到2011年4月的顺义仁和镇梅沟营村两宗住宅用地。

一位参与竞拍的房企人士表示,流拍的原因是因为两地块底价太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两宗地块,起拍价均创造了住宅地块起价记录,“即使底价成交,也接近了区域内之前的中粮地王价格”。

张大伟还表示,整体市场上涨乏力、企业资金压力大也是两宗宅地流拍的原因之一。上半年北京年内新建住宅合计签约22782套,较2013年同期的44468套下滑了48.77%,环比下滑40.23%。剔除保障房部分的签约面积为270.8万平方米,总成交额为722.68亿元,成交额为最近9年来的低点。

近期以来,大陆多个城市土地市场遇冷,底价成交屡屡出现,流拍地块增加。201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前6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148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大陆土地市场呈趋冷态势。

业内人士:楼市低迷已经传导到土地市场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说,楼市低迷已传导至土地市场,今年以来趋紧的信贷环境造成房企融资难度加大,201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增速由去年底的33%一路下滑至今年6月的12.9%,开发商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

同时,楼市低迷大幅影响了房企销售回款速度,房企的资金链备受考验,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风险,房企对于投资的把控更为严格谨慎,拿地策略趋于理性。

郭毅预计,下半年国土部门推出的同类低密地块还将频频遇冷。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大陆上半年土地出让金下跌 京降幅近半
陆房企大举融资 或再推高一线城市房价
大陆土地市场新年开局凶猛 地方政府孤注一掷
大陆3月份土地市场急降温 房企资金链受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