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式青酱挑逗味蕾 飘香全世界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杰忆罗马特稿)打开世界各地意大利餐厅的菜单,几乎都会看到义式青酱面,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以番茄为基底的菜色,这种材料简单的平民食物,从义国西北方的热那亚港口发源,一路征服世人的味蕾。

青酱的意大利名称是pesto,来自动词pestare,捣碎的意思。青酱作法简单,就是把蒜头、松子、热那亚罗勒叶捣碎,加入粗盐磨碎,再倒入刨丝的帕马森干酪(parmigiano reggiano)、萨丁尼亚绵羊干酪和特级初榨橄榄油,搅拌成泥状。

由西西里岛传入的罗勒非常适应热那亚(Genova)的气候,生长蓬勃。与产自拿波里(Napoli)的罗勒相较,热那亚品种的叶片较小但味道较浓,而且没有薄荷的香气。

这道简单的平民美食来自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的故乡热那亚。当年在和威尼斯共和国争夺海上霸权时,热那亚的水手们四处航行,经常食用大蒜借此杀菌、增强抵抗力。

当时常见在橄榄油和醋中加入蒜末的酱汁,哥伦布接受西班牙君主的赞助,出航发现美洲新大陆时,也许就是带着满身大蒜味。

19世纪末出版的“热那亚厨师”书中,首次记录了青酱的食谱。不过,让现在意大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作者竟然建议使用来自荷兰的乳酪,还说找不到罗勒时,可以用墨角兰(maggiorana)取代。

早期意大利美食书多没提到青酱,可能因为这属于“下等”菜色,只有从事粗工的码头工人,才吃这种粗糙简陋的酱料。不过,正是热那亚的水手和移民们,把青酱带到各地,尤其是前往美国寻梦的人们。

到了1970年代,热那亚青酱已经打响名号,和以番茄酱、绞肉做成的波隆那肉酱面,一样风靡世界。

盛名之累接踵而来,各地餐厅、商店出现混杂或过度稀释,与原来食谱无关,但自称是青酱的产品。热那亚于是成立青酱协会,向大家介绍正统的青酱作法,打击鱼目混珠的青酱。

雀巢公司2002年拟将青酱的意大利文pesto和热那亚邻近城市“圣雷莫”(Sanremo)注册为商标,但遭到利古里亚(Liguria)大区反对,主席比亚索蒂(Sandro Biasotti)跟食品大厂打官司,要求不得把当地的名产当成公司商标。

赢得官司后,热那亚青酱在2005年成为欧洲联盟认证的“原产地名称保护”(DOP)产品。

相关新闻
【祝大姐简易家常菜】雅致可口的青酱面
介绍一种好吃的酱料 滇式炸酱面
幸福周末派:松子青酱面
京酱肉丝+卷饼 秘制酱料滋味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