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物】三迁皆有荣名的范蠡

作者:刘晓

人气 127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9月26日讯】范蠡,春秋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臣,还是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其“三迁皆有荣名”,世人称赞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根据史书记载,范蠡年轻时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无所不精,但却不被楚国当权者赏识。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争战,吴王阖闾阵亡。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在公元前494年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

范蠡于此时辅佐越王勾践,并为其出谋划策,让其卧薪尝胆。二十多年后,勾践终于大败吴国,迫使夫差自尽,同时成为春秋后期的新一代霸主。范蠡被尊为上将军。

深知与勾践可共患难,难与其同安乐的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在勾践当上霸主后,他带着亲信、随从乘船离开,并辗转来到了齐国,自己改名为“鸱夷子皮”,意思是“有罪被放逐的盛酒的皮囊”。他带领儿子和随从们在海边结庐而居,并垦荒耕作,同时兼营商业。没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成为大富翁的范蠡仗义疏财,行善乡里。齐王听说后,将其请到国都,拜其为相国。范蠡感叹道:“居官至于卿相,治家能至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当了三年相国后,范蠡再次急流勇退,辞官并散尽家财而去。

悄然离开齐国后,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再次开始经商。范蠡在此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开始治产。几年之间,他又成为巨富,遂自号“陶朱公”(陶是地名)。

范蠡经商成功的原因,除了深谙经商之道外,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高尚的德行。他在十九年当中,曾经三次赚到钱财千金,他两次把这些钱财,分散给贫贱的朋友和远房的本家兄弟。此外,他还无条件地把经营的经验、养殖的技术等传授给别人。比如《齐民要术》中曾记载鲁国一个叫猗顿的贫穷之士向范蠡请教致富之术,范蠡就让他养五种家畜。果然,猗顿很快致富。

司马迁称赞范蠡说:“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意思是:范蠡的这种行为,应当就是人们所说的富有而不私吝、爱好施行仁德的君子吧。因为范蠡生财有道,富而能仁,所以被称为“商圣”,并被视为儒商之鼻祖。

据说范蠡88岁寿终。

责任编辑:尚一

相关新闻
南京孕育了中国历史上首位成功的商人
中华之声国剧社公演“西施”
王双宽《百位英雄榜》──范蠡
看中华古代爱情故事(中)范蠡与西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