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竹子湖.水车寮步道

作者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88
标签:

今天上阳明山,帮小女儿载些宿舍物品下山。这是每年寒暑假前后,学期开始或结束之时,例行的家长任务。

今天顺道来到竹子湖用餐。我们选择在苗榜海芋园餐厅用餐,餐厅园内就有海芋田, 用餐之余还可以在园内的步道散步赏景。

虽然海芋季节已过,芋田海芋稀疏,不过游客减少,少了人声鼎沸,我反而喜爱这样的季节造访竹子湖。 这时可以享有较闲适的用餐气氛,也可以自在的游荡于花田之间,而不必担心狭窄的花田小路游人拥塞,互相挡路,而进退两难。

竹子湖是山中盆地,站在海芋田的观景平台,眺览周遭景致,七星、大屯群峰环绕,一片苍翠,环境美好, 山上气温又较山下凉爽,身处其间,无论用餐或散步,都颇为舒适怡人。

用餐后,还有时间,于是我提议去附近水车寮步道走走。老婆及孩子听说步道简短好走,又可以赏花, 也就欣然同意我的安排了。

水车寮步道位于竹子湖的湖田国小附近,步道长仅470公尺,沿着南磺溪上游的溪岸,沿途有海芋花田, 是一条赏花步道,近年来以绣球花而知名。

梅荷研习中心(档案照片)(图片提供:tony)

水车寮步道入口位于湖田国小附近的湖田桥旁,另外从湖田国小、梅荷研习中心之间的巷道走进去,也可以接水车寮步道。

我们停车放于竹子湖派出所斜对面的小型停车场,于是就近从湖田国小旁的巷子进去。梅荷研习中心就位于巷口的右侧(竹子湖路15-1号)。

水车寮步道简短好走,所以我事先没有详细蒐寻资料,事后才知道巷口的梅荷研习中心已被台北市文化局登录为历史建筑。 梅荷研习中心隶属于国防部,它的前身是日治时代的“竹子湖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

以前的教科书没教,所以我四十岁之后才知道竹子湖是台湾蓬莱米的故乡。由于竹子湖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适宜栽种试验稻米, 日治时代大正十二年(1923),选择在这里试验栽种新稻米。1925年,日本学者矶永吉成功试种出优良的蓬莱米,后来推广至台湾各地,成为今日台湾主要的食用米种, 竹子湖也成为台湾蓬莱米的发源地。竹子湖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设置于昭和3年(1928),提供当地农民栽种蓬莱米的种子以供耕作之用。

事后才蒐寻到这些资料,心情颇有感触。九年前,我走访阳峰古道时,路过此地,就曾经拍摄过梅荷研习中心, 当时全然不知道此建筑物的历史背景。而今天路过此地,对此仍是浑然无知,没多看它一眼,连拍一张照片也没有。至于旅记所述已是属于事后的感怀而已。 希望下次经过时,会看见门口立有古迹导览解说牌。

水车寮步道(图片提供:tony)

走进这条巷道,绕过湖田国小的操场,巷道缩减为乡间小路,绕过一弯,前面出现一畦畦的田园,这里就是竹子湖的东湖地区了。

来到小路尽头,有几户农家,农家前有大片的田野,这里是蓬莱米的原乡,昔日曾是绿油油的稻田,如今已被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所取代。

三、四月的海芋花季已过,田野只剩绿草景观,无花海景观,亦不见绣球花的踪迹。莫非五、六月的绣球花季亦已结束?

沿着民宅前的田间小路前行,小路穿过田野,走到尽头,就接上横向的水车寮步道。步道左往湖田桥,右往南磺溪的上游方向。 取右行,沿溪而行,随即进入水车寮步道最菁华的一段水岸路。溪岸有森林绿荫,步道忽然从开阔的田间转入幽深的溪岸,溪谷有流水淙淙,步道旁有圳水潺潺, 溪床落差处形成小瀑布,眼睛为之一亮,心情宛然有闯入桃花源的感觉,宛如闯入桃花源的感觉。

不一会儿,前方又忽然明亮起来,穿出溪岸小树林,又来到一片田野,不远处的平缓山坡栽种着一片绣球花田。虽是花季尾声,花球依然盛开,花色淡紫浓紫妍丽, 有不少游客在园里赏花。这里是高家花田,入园费每人一百元,可获赠送两朵绣球花。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过而不入,从栅篱外远远看花而已。

甜吊桥(图片提供:tony)

过高家花田,遇一座红色的吊桥,跨越南磺溪,通往对岸。桥名“甜吊桥”,甜是“田”的谐音。

昔日附近设有辗米厂,因此吊桥下的溪岸设有水车,利用水力驱动转轴,用来碾米。因此这里的地名就被称为“水车寮”。

当年的水车寮拥有竹子湖聚落唯一的碾米工厂,竹子湖所种植的稻谷都运送到这里来碾米,水车寮步道是昔日农民碾米、运米所走的一条“米路”。 如今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处将这条小路整建为一条赏花步道,也借此保存了水车寮种稻时期的历史记忆。

过了甜吊桥,拾阶而上,离开溪岸,经过一小片柳杉林,抵达步道出口,来到湖田大树下餐厅。这里有宽阔的停车场, 假日走访水车寮步道,若无法在步道入口附近顺利找到停车位,亦可以考虑来此停车用餐,然后顺游步道。 步道终点附近有昔日的水车寮遗迹,由于事前没有搜集资料,所以也无缘一睹遗迹。

水车寮步道,短短不到500公尺,来回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轻松走完,确实是适合饭后的散步路线。 走访水车寮步道,行程很轻松,过程无曲折,既无大奇可记,亦无大景可写,一路看田、看花、看水、看家人而已。 今天的出游算是一趟小确幸的旅行。

身为登山客,不向往大山大水,而自得于小山小水;不追求大确幸,而满足于小确幸,是否志气已变得短小? 我倒不这么认为。所谓的“确幸”,不应以大小分优劣,而是在旅行之时,心中实在的感受到了“确定的幸福感”。

旅游日期:2014.06.12

旅行地图(图片提供:tony)

责任编辑:施宜葆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竹子湖苗榜海芋园。 (图片提供:tony)

海芋园中的观景平台。 (图片提供:tony)

前往水车寮步道(从梅荷研习中心旁巷道走进去)。 (图片提供:tony)

路过湖田国小操场(图片提供:tony)

田中小路通往水车寮步道。 (图片提供:tony)

水车寮步道沿着南磺溪上游溪岸而行,旁有小水圳。 (图片提供:tony)

溪谷小瀑布。(图片提供:tony)

此地境颇幽,宛如桃花源。 (图片提供:tony)

穿出溪岸森林,又遇田园。远处有一处绣球花田。(图片提供:tony)

高家花田,绣球花还在盛开中。 (图片提供:tony)

甜吊桥。昔日此处溪谷曾经架设水车,提供碾米厂的动力。 (图片提供:tony)

回程直接走往水车寮步道的入口(湖田桥旁)。 (图片提供:tony)

水车寮步道入口(湖田桥旁)。 (图片提供:tony)

相关新闻
新北市瑞芳.鹿仔寮山.深澳山
北市士林.内双溪自然中心
新北市三芝.横山里赏桐步道
北市石门.茶山步道金坑溪段(小坑溪河滨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