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用肯定和信任代替责备

--孩子教育生活点滴(4)

人气 47

【大纪元2015年04月01日讯】当我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仅仅是我的孩子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孩子虽小,一样具足所有人共同的情感与需要,如果我们大人在努力和付出的时候,希望得到自己身边的朋友或同事或领导等等我们所在乎的人的肯定和信任,那么孩子一定也是如此,在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无论自己多么不争气,却都希望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肯定,许许多多的反抗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注意、不自觉的极端行为。

但是在这里我不重点分析这些反抗心理,只想表明一点,将我们大人的需要给予孩子吧,也许这样做,您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对您指出的不足,不再抵制,而是乐于接受。我们在发现孩子不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用否定和责备的口吻责骂孩子,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会无意中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会认为自己在妈妈心中失去了地位,会把父母指出的错误和不足认为是父母讨厌自己,时间长了,会出现反叛或自卑的负面后果。

那么孩子有错该如何指出呢?让我先从自己孩子发生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记得一天儿子放学回家,说想买附近商店街的油炸牛肉土豆饼,买回来一块,吃得很香,还想再去买一块,这时他突然想起姐姐万一放学回家,还有妹妹看到他吃,也想要那就麻烦了,是不是替姐姐和妹妹也买一块,但是他又知道姐姐是个比较挑剔的人,不愿吃的东西你买回去,反而会很不高兴,可是不买,万一姐姐要吃,还是会被姐姐埋怨。正在左右为难,我告诉他,不用想的那么复杂,就先买你和妹妹的两块好了,如果姐姐看到想吃的话,你就把你的那份让给她,然后你再出去买一次,反正走路就两分钟。如果姐姐不要,那就正好你和妹妹自己吃吧。他听后很高兴的带着自己认为刚好够的两块肉饼的钱,就上商店去了。

等他买完肉饼回家,发现姐姐真的到家了,于是赶紧问姐姐要不要肉饼,本以为极有可能对肉饼不感兴趣的姐姐,这次还真的反常,马上说要。儿子看了我一眼,知道自己必须让给姐姐,于是就毫不犹豫的把刚买回的两块肉饼给了姐姐和妹妹。姐姐也许是饿了,毫不客气的拿过来就吃,还一个劲儿的说好吃,没想到矛盾就从这里突然发生了。

儿子看到姐姐吃得那么香,很高兴的告诉大家,他看错了价钱,只注意到标价,忘了还要加上税钱(日本的消费税),一个肉饼要外加6日元的税,他忘了带12日元的税钱,结果钱不够,差点只能买一个。看得出来,儿子为自己能买回两个感到很能干呢。没想到姐姐突然变了脸问他,“那你怎么买回来的?”,儿子说,“卖肉饼的说这次就不要税钱了。”

没想到他姐姐一听就火了,冲弟弟严厉地大声喊到:“你丢不丢人,不够钱就不要买两个,买一个不就完了吗?这么贪心,你赶紧回去,把税钱还给人家。”不由分说要弟弟马上去做。

这一下把儿子的心给伤了,他原本一片好意,把自己的让给姐姐,看到姐姐吃得开心,还想得到姐姐对自己劳动和努力的肯定,没想到姐姐对他这种态度,感到很伤心,就赌气哭着睡觉去了。而姐姐这里还一个劲的催他赶紧去还钱,说他做人贪小便宜,不允许弟弟这样做。

我一直听着姐弟两个的对话,很清楚是姐姐过于苛刻,而且不知道体谅弟弟的心,也不知道尊重别人的想法,把自己的价值观强推给弟弟,让弟弟必须按照她的观念做事。

于是我决定劝阻姐姐,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和不足,但是我不能一下就去责备和否定她,就如我能看到弟弟对姐姐的用心,也一样看到了姐姐对弟弟的用心,绝对其出发点是为了弟弟,担心弟弟养成贪便宜的为人习惯,只是不懂体谅别人。过于苛刻会使自己变成一个让人害怕,让人敬而远之的人。这样对她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安慰了弟弟几句话后,我问姐姐为何对弟弟这么严厉,她回我是为了弟弟好。我说:“妈妈听你说话,又高兴又担心,这说明你能认识到占人便宜不好,会严格要求自己,妈妈很高兴,你对自己要求很高,不过你弟弟性格跟你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可能跟你一样,只要他不偷不抢,对方愿意让他,你还不能说弟弟不对,只能说弟弟对自己人格的要求不够高,但是这也不能强求,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希望弟弟能尽量学好,但是不能逼迫。事情发生了,弟弟会吸取教训的,下次做好就可以了,不必非逼着他马上去还钱。”我还把弟弟担心姐姐想吃、让肉饼给姐姐的事告诉了她。

听完我的话,她气鼓鼓的脸很快就缓和下来了,我又告诉她,你看你吃得正香的时候,掉地上的油渣妈妈也没让你马上收拾,因为体谅你正吃得开心,不想停下来,但是不马上收拾,又会被踩到,所以妈妈就替你做了。对人的错误不能过于苛刻,要善待别人体谅别人,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很可怕。

女儿听到这里,开始感到不好意思,就说要去替弟弟还那12元税钱。我笑了,告诉她,不要紧的,弟弟经过这件事会明白的,要相信弟弟,你相信他,他才会愿意发自内心的改正呀。

弟弟听见了我跟姐姐说的话,很快从被窝里出来了,也不哭了,这一次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如果矛盾发生时,我一上来就批评责备姐姐:“你怎么能用这么严厉的语气教训你弟弟,你弟弟为了你吃肉饼,都让给了你,你难道不懂得感谢别人吗?非要揪住一点错就说个没完吗?”那么,姐姐希望弟弟做好人的好意就会被否定,她不但会觉得妈妈偏心护着弟弟,心疼弟弟,还会因为自己对弟弟的用心得不到妈妈的肯定而委屈,可想而知,母女之间就会立起一道阻挡彼此沟通的高高的墙壁,再有道理的话,也不会愿意听了,而且很可能误会妈妈只喜欢弟弟不喜欢自己。

说起来,这样的心理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大人也会如此,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当孩子出问题,别人,尤其是丈夫只会责怪我对孩子关心不够时,我心里会觉得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不知道该如何做了,还要被人责备,自己的价值都被否定没有了,会很灰心,很消极,会觉得丈夫不关心体谅自己一个人带三个孩子所受的苦、只看重孩子而受到伤害,这样的心态,一度使我因怨恨而无法接受别人即使是对的劝告。因为自己的付出被人否定后受到的伤害会无形中封闭自己的心,跟人立起一堵厚厚的墙,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

我想这样的经历我们可能都多多少少的经历过。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不轻易否定孩子,尽量给予肯定和信任。在这样的理解和体谅的基础上给出劝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快行动!拯救“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们
孩子犯错不要急着骂 七个问题知是非
让孩子接受正面暗示 问话有技巧
孩子“偷”拿玩具 爸爸是这样做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