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透露习李拉起股市的原因

人气 23

【大纪元2015年06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凡综合报导)近几个月来,大陆股市大幅震荡中不断走高。消息人士日前透露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习近平当局拉起股市的原因,印证了此前外界关于大陆股市“政治市”的分析。但在股市高度泡沫下,一些风险迹象已明显浮现出来,业界警告一旦股市崩盘,将危及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安全。

消息人士牛泪6月8日刊文称,股市和互联网--两个超级泡泡,是习近平、李克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从市场和投资者手里借来的武器。这些泡泡和不断加大的政府项目投资,反映出在最高决策者眼里,保增长的短期目标已经超过消化过剩产能和调整经济结构等中长期目标,说明目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之大,已经接近了决策者认为相对安全的增长范围下限。

文章称,股市和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有过多次泡沫破灭的教训,使不少人很担心一旦股市崩盘、互联网退潮,中国经济就会陷入增长停滞的泥潭。但是这种看法在今天对中国而言却只对了一半。

答案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习近平当局手里掌握着海量可供调配的经济资源,比如大量国有实体资产和金融资源;二是在泡泡掩护下,利用吹泡泡制造的缓冲时间,政府可以加速推进改革,完善实体经济支撑,这样等泡泡破灭,经济的基础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文章称,说白了,吹泡泡其实就是“治标”,治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可能破底的“标”,为的是给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

近期还有分析称,习近平反腐“两军胶着”。由于近期低迷的经济成为了习近平、王岐山清算江泽民的难度之一,当局靠股市暂时拉动经济的目的,或是为了加速清算江泽民。

股市猛涨 对应经济数据黯淡

6月8日,上海股市站上5,100点,再创7年半来新高,但创业板盘中大跌逾6%,深圳股市则下跌近200点。

不到一年间,沪指由2300多点一口气升至5000点以上。近几个月,大陆股市大幅震荡中不断走高。外界称,大陆股市用“疯癫”来形容绝不过分。

与股市猛涨相对应的是中国经济数据的黯淡。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5月进出口双降,内外需萎靡;进口较去年同期下滑18.1% 连续7个月走跌;连续第三个月出口额下跌。

风险迹象已明显浮现

原中共中央党校校刊《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在5月28日发文说,习近平当局为什么要造牛市呢?有多个原因,其中包括:一是遏制经济下滑的速度。二是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

5月25日,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经济报导,五问一名所谓“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做出总体判断。文章发出后,《凤凰财经》立刻跟进,做出解读报导,称这名所谓“权威人士”释放了8个信号,其中有关股市的信号则是,“牛市是长期需要”。

根据《德林社》黄利明5月中旬的统计,从去年12月牛市开启至今,整整5个月,IPO与增发均创出历史新高,圈走约8,300亿元资金,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悄然间,股市将资金拉入到实体经济里。

香港《经济日报》6月8日报导称,在股市高度泡沫下,一些风险迹象已明显浮现出来,其一是大股东与投行、基金纷纷抽资。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5月29日,两市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了减持,其中深市主板129家,中小板294家,创业板178家,沪市171家。

此外,另据报导,复星国际CEO梁信军称,他们4月以来正按照每周套现20亿元的速度,从A股撤离,主要是到海外寻找便宜的资产。

分析指,北京当局本来是希望利用股市融资支持创新,如今却变了样,创业板成为另一赌场,在资产泡沫下,最终必然会让目前挂牌的公司空心化。一旦证监管理层明令要收紧融资融券,牛市很可能转势,连锁效应下,不但实体经济受影响,金融体系安全也可能受波及。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资金持续出逃 大陆股市跳水近百股跌停
五大利空打压A股 沪指跌1.4%盘中失守2100
IPO预披露达75家 陆股“受惊”持续下跌
IPO重启加速 新股未发市值已损万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