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主持十多年节目 谢志峰感不舍

梁振英上任后社会戾气增冀当局如主持广纳意见

人气 20

【大纪元2015年08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报道)每周日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城市论坛》,已经成为港人必看的一个时事评论节目,它也造就了一群“维园阿伯”和“维园阿哥”。十多年来港人熟悉的主持人谢志峰,在8月份“抖暑”之后,就准备退休。

暑假之后,《城市论坛》主持人将会更换。9月6日再“开坛”就将换上新人。退下主持了十多年的节目,谢志峰坦言“依依不舍”,说到节目中的点点滴滴,他不禁莞尔,认为《城市论坛》节目正是体现出“香港是我家”的精神,不同意见、派别的人士都可以自由发言。他又寄语港府,希望当局有容人之量。他总结多年的主持心得,认为主持人应广纳意见,非树立敌人,可作接棒人及政府参考。

《城市论坛》在1980年4月13日首播,是香港第一个现场直播、不删剪的时事评论节目。04年至今一直主持《城市论坛》的谢志峰,7月26日是他最后一次主持节目,当日仍然少不了“爱字头”的滋扰,不过更多的是现场嘉宾及观众的不舍,纷纷与他合照留念,甚至常常在节目中发言的民建联副主席周浩鼎也特地连夜从外地赶回来在台下为他打气。

谢志峰表示,由于已到60岁,按照公司的规定已届退休年龄,同时自己的合约亦将于今年10月底期满,在8月暑假小休后,他将转为监制,并由新的主持人接棒。

卸主持一职颇感失落

谈到卸下主持工作,谢志峰坦言“依依不舍”,形容一个节目就像一个艺术品,对艺术家而言则是如自己的儿子一般,“很有感情、很舍不得。”他说每一次的节目都是一个挑战,“每一次找题目、找人,在现场主持能否产生火花去辩论,又要维持现场的秩序不可以乱。”他形容主持就好像一位厨师要将一锅饭煮得色香味俱全,很讲究心思,“如果煮得好,就很开心;如果煮焦了,搞砸了,就会很不开心,突然间说:‘厨师你不用煮了’,换人来,感到有点失落。”

从04年主持《城市论坛》到现在已有12年,他感到这些年来讨论的气氛比较激烈,原因是社会的戾气增加,尤其是政制体制不稳定,加上民生问题因为政制的问题无法解决,令戾气更加严重,贫富更加悬殊。而这些怨气都在节目上表现出来。他说戾气增加但讨论的水平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而自己虽然一直尝试邀请不同的团体提高讨论的水平但没有成功。

新派建制申辩能力较弱

在最后一次(7月26日)主持《城市论坛》时,有建制派人士到场指骂谢志峰,在节目进行中“爱字头”组织“保卫香港运动”更集体离场,令节目差点中断。他笑言之前已有人预料他是最后一次主持,所以准备好来“招呼”他。

谢志峰表示一直提醒现场发言者不能动手不能讲粗口,有时能做到有时却成效不彰。尤其是后一次主持节目时,有团体集体离场,很有组织,当时令在场人士感觉不舒服,所幸有关团体的举措比较和平,“没有丢鸡蛋、没有肢体抗争,只有采取缓慢的离场造成不便。”

他又说现在年轻一代的建制派成员对批评完全没有申辩能力,仅是一味的重申自己的立场“只是在重重复复讲一个信念——我们相信政府,相信政府。但是一旦问他们,为何相信政府。你怎么看是乐观呢?是说不到什么的,所以这是香港社会那种悲哀,而这种悲哀是有根有据的,因为你承认政府的大气候是需要一个请示,事事向上面等文件的状态,不是发挥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近年冲突场面越发增加

近年来《城市论坛》上常出现一个较激烈的冲突场面,不但有语言上的互相攻击,甚至有肢体冲突。他说从05年讨论政改后,《城市论坛》已成为社会积累怨气的发泄场所,梁振英上台更加明显,“梁振英一上场之后,不管是传统左派也好,或者是泛民派也好,整个香港对他就很多意见表示不满,商界也是一样,起码大部分商界,那么在这样一个形势冲突之下,戾气是多了,如果不是就不会有雨伞运动了,”而日前梁振英撤换两位局长,更引发了公务员系统和传统左派系统与梁的矛盾,曾钰成发表的“猪一样的队友”,很可能是气愤而为,谢志峰认为两个阵营在角力中。

最难忘官员林瑞麟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撕裂,政府采取一种不是很正面的策略,令很多官员也觉得不理想,导致邀请官员上节目特别困难,甚至建制人士也有难度。谢志峰说:“不知是真是假的说法,主要官员是不会上你的节目的,就是那些政治委任、局长那些。他们觉得这个场太嘈吵,不利于他们直接宣传,所以很多人觉得没有好处,所以不来了。”

多年来最得谢志峰欣赏的官员是哪位?出人意表的是当时被市民蔑称为“林公公”的林瑞麟。时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的林瑞麟被批评是“人肉录音机”,常是被抗议的对象,但他却经常获邀出席《城市论坛》。谢志峰说即使与最难应付的黄毓民、长毛等人,他都愿意出席,“我有一次跟他说,局长真的多谢你,那么辛苦的场合你都上来,他说要的,这些东西不能假手于人,我们坐得这些职位,就要承担这些事情。再难的都要去的。”谢志峰形容,林瑞麟是一位知所进退的人,譬如已退出政坛的他,在今年《城市论坛》35周年活动上,就婉拒邀请,“有些朋友帮我代转一些话,他说欢迎你来教会找我,上节目就没有办法了。”

他认为,本届政府的问责团队表现相对较为逊色。“现在很多人是背起这个职位之后,不去处理相关问题嘛。你面对传媒,接触市民是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责任,不然为什么要有政治问责制?”他强调说全港只有《城市论坛》是在现场公开直播的节目,是个难得面对市民的机会,“你说这么难的场面很烦的,解决不到的。解决不到,那你问问自己究竟有没有政治能量去坐这个位。”

现在官员喜欢网志,他形容是单向沟通,不需面对尴尬,但这不是市民所希望的,“你的施政概念得不到人民支持,你必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是不是?除非你将人民,你永远不见他啦,你躲在办公室里面啦。你躲在办公室里面,人家都会围你的嘛。是不是?雨伞运动就是这个状态。”

政改方案被否决后,社会的矛盾只是暂时被压抑,他说政府想集中解决民生问题,是不可能的,或许2年后政改问题又会浮现,大家现在已经要求重启五步曲,“你没有办法可以祈求到政治不改革,单求经济增长。香港这么高教育程度,通讯这么发达,这么国际化的城市,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主政而不能够拥抱民众在香港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谢志峰小记:

谢志峰为资深传媒人,80年代曾在《东方日报》、《天天日报》工作。1988年,担任亚洲电视记者,最为人所热道的是,任职期间,发生六四事件,被派驻到天安门广场现场报道当时北京情况,被喻为当日最后撤出广场的记者。2002年回流香港,重返香港电台主持《五棱镜》、《城市论坛》、《议事论事》等节目。2012年与无线新闻许方辉合作,主持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辩论。◇

责任编辑:王若愚

相关新闻
香港实习生曝中共央视内幕“有太多秘密”
香港新闻自由全球排名跌至历年最低
调查指香港新闻自由恶化 逾30媒体人遇袭
逾500港人报章连署 吁捍卫香港学术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