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60年前写下传奇 台自由中国号的故事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9月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6日电)1955年“自由中国号”木造帆船,从基隆港启航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帆船赛,途中屡遭暴风雨,损伤严重,几经修复后再扬帆抵达美国,谱下中华民国首艘中式帆船横渡太平洋的传奇。

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表示,在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举办“案藏瑰宝:国家档案菁华展”,展示着“自由中国号”精彩事迹。

档管局指出,即使当时“自由中国号”未能赶上国际帆船大赛,仍完成两项重要任务。第一,台湾邮政管理局交付两袋邮件,都盖上了“自由中国号帆船横渡太平洋纪念”邮戳,成功送抵美国旧金山邮局。

第二,台湾水产试验所托付300支瓶中信,内有便条请拾获者寄回,由船员每隔6个小时丢入海中,用以测试洋流的变化。

“自由中国号”原名“胜孝利号”,是1939年在福州马尾船厂出厂,辗转卖到台湾,当时台湾省政府出资支援,将船名登记为“自由中国号”,以象征自由的中华民国。

1955年4月4日,“自由中国号”在基隆码头举行隆重的启航典礼,在渔管处“渔定轮”拖引下出港,并有基隆港务局等9艘船只陪同,以及海军“五四舰”、“五四五炮艇”在侧护送。

“自由中国号”扬帆出港,几天后即遭受强风袭击,被迫返航修缮。4月16日,船只再从基隆出发,又在1周后在海上遭遇台风,船身受损严重、载浮载沉,直到被美军发现后拖往冲绳岛。

当时台湾政府方面希望“自由中国号”在完成船体修理后,驶返基隆;然而,船员们依旧坚持理想、无畏风雨,动身航往横滨,受到当地华侨热烈的欢迎。

“自由中国号”船体残破,机具毁损严重,必须在横滨进行大整修,船员们也借机征募远航经费。

6月17日,“自由中国号”从横滨启航,尽管国际帆船赛早已揭幕,却未浇熄船员的热情,坚持完成横渡太平洋的目标,历经53天航程,终于在8月8日抵达旧金山,完成渡越太平洋的壮举,受到美国各方的赞扬。

之后,“自由中国号”捐赠给旧金山海事博物馆,停留美国56年,直到2012年台湾正视其历史意义,透过诸多联系管道购回船只,现在,“自由中国号”停驻在基隆国立海洋博物馆,让世人见证60年前其不畏艰难完成梦想的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