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急速减碳不能等 李远哲:由下而上做起

人气: 18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6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碳排放到2070(民国159)年如果不是零,全球增温就不能保持2℃,如果想维持更低的1.5℃,碳减得加速。中研院士李远哲表示,“不见棺材不流泪,我们已经看到棺材的角落”,这么说是很严肃的。今年巴黎气候会议(COP21)已经到了关键点,不赶快急速减碳,温室气体带给人类的灾害愈难处理。很多人说,这是人类保持2℃的最后机会,全世界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全世界都要努力。

中研院士李远哲说,碳中和(零排放)可从校园开始做起。(徐翠玲/大纪元)

李远哲说,COP21的方向对台湾很重要,台湾人民的观念应从国民跳脱到地球公民,跟世界各地的人携手并进;台湾落后很多,政府各部会对于减碳的事,没有好好协调,也没有足够的资料让大家公开讨论。具体怎么做应由学者建议,可以用政治意志力推动,但老百姓才是主要力量,由下而上的做。

李远哲以加州大学为例,指出碳中和零排碳(Carbon-Neutral)可从校园开始做起,如台大变成零碳单位。中研院设在台大校园的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大楼实验器具很多、耗电量大,在他减碳建议下,近2年耗电量已减少20%。而台大还有很多地方可安装太阳能板发电。如果其他大学、中小学也参与,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从小开始就节能减碳,对社会正义、社会转型有帮助。

经济发展朝向“质的改变”

关于减碳与维持经济发展是否能兼顾,李远哲表示,谈到经济发展,很多人从经济规模的扩大、消耗的增加、物质享受的增加来看经济发展;以前地球对人类来说好像无穷大,但现在人口多了,经济规模一直膨胀,地球毕竟有限,因此,在有限的地球上发展经济,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想拥有更多的东西,而是拥有更精致、持久耐用的东西,所以经济发展观点会有很大改变,经济是质的改变而不是量的改变。

至于开征碳税能否有助于减碳,李远哲说,开征碳税,碳的使用一定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跟着减少,空气变干净。如果收了碳税应该好好利用,不是发消费券花掉,而是补助弱势、补贴太阳能板的使用,政府也可利用碳税改善环境跟能源。

政府如何做才能让民众更有感?李远哲说,政府的政策要透明,让民众能够来讨论。英国有急速减碳政策,高中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政府措施对错、执行好坏,但台湾没人能做这样的讨论,虽然环保署说2050(民国139)年碳排放要减到50%,但这都是部会首长说的,没有提出具体做法,老百姓也无从讨论。

李远哲表示,2、30年后,科技会进步到阳光可以变成别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输送。台湾烧煤、烧汽油,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往零排放方向走,在政策上需要做很大努力。如果台湾担心2、30年之后,在国际市场买不到干净能源,还在烧煤,可能就要做碳捕捉(Carbon Capture Storage),不然达不到急速减碳目的;亚洲国家日本、中国、印度可能都要用到碳捕捉,除非社会有很大、很大的改变。◇

责任编辑:旻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