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际志工十年成果展 回顾在泰北那些年

今中正大学举办记者会,由副校长柳金章(左四)及学务长郑瑞隆(右四)带领学生分享连续十年赴泰北担任志工的过程。(中正大学提供)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12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华人孩子生活在资源匮乏的环境,在简陋的竹棚教室上课,脚踩着凹凸不平的泥地、手上拿着代代传承的破烂课本。十年前中正大学泰北国际志工团来到泰国北部,一路帮助当地华校提升软硬体建设、教学生学习中文,到挽起衣袖替校园铺设石子道路、修缮围墙,甚至和居民合力盖了猪舍。而这些点滴将于6日起在中正大学图书馆展出至14日,今日校方亦举行记者会,邀请国际志工们分享和回顾在泰北的那些年。

身在泰北的华人大多是国共内战时国民党撤退的军人后裔,原以为只是暂时的居所,没想到却住上一辈子,异乡顿时成了故乡。尽管生活再艰困,这群华人仍不忘本,坚持要让下一代孩子学习中文教育。为了带给泰北孩子及社区民众更多爱与关怀,中正大学自2007年起成立国际志工团,并在每年暑假招募20名学生“远走他乡”到泰北服务。

中正国际志工带领泰北当地华校学生参与汉字文化节华文竞赛。(中正大学提供)

中正大学在泰北深耕十年,曾在泰北服务四年、从初期担任团员到转换成领队身份的中正大学校友邱惠姗表示,过程中学习了打地基、混水泥、砌砖块,都是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事情,但大家仍抱着尝试、归零、挑战的态度。中正校方表示,泰北志工团曾主动为原本泥泞的校园道路铺设石子路面,让孩子不再摔跤、跌倒,同时与学校师生、村民合作修缮围墙。

团员黄田颖指出,师资不足是华北学校的困境,大部分是华校学生高中毕业后留下继续教学弟妹,能力有限加上教材过旧,让教学更是难上加难。“直到去学校仓库拿课本时,才发现课本都是十几年前的版本。”黄田颖说,为此泰北志工团更费了一番功夫清点与整理仓库中,来自各界捐赠的教材和文具。

中正国际志工帮忙泰北学校整理仓库老旧的华语文课本与教材。(中正大学提供)

“国际志工十年成果展”将于6日至14日,在中正大学图书馆展出。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