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央行头疼 资金总去不该去的地方

人气 4697

【大纪元2016年04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4.6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5.3%。但是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央行最头疼的是这笔巨资的走向,很多并未流入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

香港《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苏伟雄4月26日发表文章表示,由于巨额游资乱窜,央行放水后,有些领域可能很难获得资金,更有可能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情况,这正是央行烦恼所在。现在问题是央行如何把资金引导进实体经济。

央行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央行新增贷款4.6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同比)多增加9301亿元;截止到3月末,央行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总计为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在各类新增贷款中,主要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发放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数额减少,而房地产领域的新增贷款大幅度增加。

需要钱的领域贷款减少

央行4月25日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的人民币贷款减少了23亿元。

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867家,比去年第四季度末减少43家;贷款余额总计为9380亿元,分别比去年第四季度末、第三季度末减少32亿元、128亿元。

一般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比如“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贷款,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加额是8145亿元,同比减少11.1%。

新增贷款很多流入房地产市场

大陆媒体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今年第一季度的4.61万亿新增贷款主要出自房地产行业,有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产,五分之一流向了个人购房贷款。

央行4月20日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大陆房地产新增贷款1.5 万亿元,占央行4.61万亿新增贷款总额的32.5%,同比多增加5045 亿元。

截至3月末,大陆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去年末高1.3个百分点。特别是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达15.1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第一季度新增1万亿元,同比多增加4309亿元。

游资乱窜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4月25日的报告中表示,近期中国游资在炒作大宗商品,最新一波投机性炒作行为震惊全球市场,钢材、铁矿石、棉花,甚至鸡蛋、大蒜等商品的交易活动都出现飙升。

游资,也被称为热钱,是指想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微信公众号“财经内参”4月22日发表文章表示,游资为了追求利润,从衰败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中抽离出来,寻找高利润的行业,从股市,到P2P网络借贷平台,再到楼市,甚至是葱蒜等蔬菜市场,当局推出相应降温政策后,资金又游走到期货市场。

《经济日报》报导,大陆疯炒大宗商品期货的资金超过千亿,以4月25日为例,期货市场最热门的七大商品(螺纹钢、铜、焦炭、天然橡胶、焦煤、石油沥青和铁矿石),成交额共计15,651亿元,即使全部以最低保证金入账支付,也高达1,197亿元人民币,3月末增加96%,比去年底增加2.3倍。

以螺纹钢为例,4月25日代表螺纹钢10月份交割的rb1610成交量近2亿吨,如果加上其它各类螺纹钢合约,仅仅这一天的交易量就超过了2014年全年的生产量(2.1527亿吨)。

此前一周螺纹钢的成交量已经大幅增加,比如4月21日rb1610成交金额就高达605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超过了当天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5421亿元)。香港财经人士江宗仁认为,大陆市场上的资金出现了“弃股投商”的现象。

同时,螺纹钢的价格也飙升,从4月18日到4月22日一周来累计涨幅20%左右,今年累计涨幅达54%。其它黑色商品比如铁矿石今年累计大涨53%,焦炭涨48%,焦煤涨19%。

从本周起,大陆多个交易所相继公布措施,给期货交易降温、抑制炒作,其中包括调涨期货交易手续费、缩短部分商品夜盘交易时间等。#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新增1万亿 大陆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创新高
老总卷10亿失联 大陆百亿投资平台望洲出事
7000亿元高风险债券引担忧 A股大跌原因找到?
分析:中共实施货币宽松似飞蛾扑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