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央行頭疼 資金總去不該去的地方

人氣 4697

【大紀元2016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高達4.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5.3%。但是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央行最頭疼的是這筆巨資的走向,很多並未流入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

香港《經濟日報》副總編輯蘇偉雄4月26日發表文章表示,由於巨額游資亂竄,央行放水後,有些領域可能很難獲得資金,更有可能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情況,這正是央行煩惱所在。現在問題是央行如何把資金引導進實體經濟。

央行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央行新增貸款4.6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同比)多增加9301億元;截止到3月末,央行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總計為98.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在各類新增貸款中,主要向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貸款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數額減少,而房地產領域的新增貸款大幅度增加。

需要錢的領域貸款減少

央行4月25日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的人民幣貸款減少了23億元。

截至今年3月末,中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867家,比去年第四季度末減少43家;貸款餘額總計為9380億元,分別比去年第四季度末、第三季度末減少32億元、128億元。

一般來說,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的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比如「三農」(農業、農民和農村)貸款,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加額是8145億元,同比減少11.1%。

新增貸款很多流入房地產市場

大陸媒體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今年第一季度的4.61萬億新增貸款主要出自房地產行業,有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產,五分之一流向了個人購房貸款。

央行4月20日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大陸房地產新增貸款1.5 萬億元,占央行4.61萬億新增貸款總額的32.5%,同比多增加5045 億元。

截至3月末,大陸房地產貸款餘額為22.51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去年末高1.3個百分點。特別是個人購房貸款餘額達15.18萬億元,同比增長25.5%,第一季度新增1萬億元,同比多增加4309億元。

游資亂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4月25日的報告中表示,近期中國游資在炒作大宗商品,最新一波投機性炒作行為震驚全球市場,鋼材、鐵礦石、棉花,甚至雞蛋、大蒜等商品的交易活動都出現飆升。

游資,也被稱為熱錢,是指想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

微信公眾號「財經內參」4月22日發表文章表示,游資為了追求利潤,從衰敗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中抽離出來,尋找高利潤的行業,從股市,到P2P網絡借貸平台,再到樓市,甚至是蔥蒜等蔬菜市場,當局推出相應降溫政策後,資金又遊走到期貨市場。

《經濟日報》報導,大陸瘋炒大宗商品期貨的資金超過千億,以4月25日為例,期貨市場最熱門的七大商品(螺紋鋼、銅、焦炭、天然橡膠、焦煤、石油瀝青和鐵礦石),成交額共計15,651億元,即使全部以最低保證金入帳支付,也高達1,197億元人民幣,3月末增加96%,比去年底增加2.3倍。

以螺紋鋼為例,4月25日代表螺紋鋼10月份交割的rb1610成交量近2億噸,如果加上其它各類螺紋鋼合約,僅僅這一天的交易量就超過了2014年全年的生產量(2.1527億噸)。

此前一週螺紋鋼的成交量已經大幅增加,比如4月21日rb1610成交金額就高達605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而且超過了當天滬深兩市的總成交額(5421億元)。香港財經人士江宗仁認為,大陸市場上的資金出現了「棄股投商」的現象。

同時,螺紋鋼的價格也飆升,從4月18日到4月22日一週來累計漲幅20%左右,今年累計漲幅達54%。其它黑色商品比如鐵礦石今年累計大漲53%,焦炭漲48%,焦煤漲19%。

從本週起,大陸多個交易所相繼公布措施,給期貨交易降溫、抑制炒作,其中包括調漲期貨交易手續費、縮短部分商品夜盤交易時間等。#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新增1萬億 大陸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創新高
老總捲10億失聯 大陸百億投資平台望洲出事
7000億元高風險債券引擔憂 A股大跌原因找到?
分析:中共實施貨幣寬鬆似飛蛾撲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