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时穷节乃见

作者: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4733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很少有人能躲过人生中的苦难。饥饿、武斗、物质的贫乏,再加上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让许多人活得生不如死。我亲眼看到了一个所谓的“地主婆”在遭到多次批斗之后绝望地自杀,也见到过在寒风中仍然穿着夏衣沿街乞讨的人被冻得奄奄一息。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一语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意思是说,在危急的时候,一个人的气节才会凸现出来,这样的人才会在史册上一一留下他们的英名。一个人越是处于贫困苦难之中,越容易清楚地看到他的品质与气节。在那个严酷的年代,尽管大多数人都是一贫如洗,但是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患难之交,在极度的物质贫乏之际,我看到的那一群乐于助人的人们也都是自己缺吃少用的人,倒是相对富有的人鲜有同情心。其实人越穷,越能体会到做人的难处,他们的心与落难的人一样感同身受,对他人的贫困也乐于出手相助。

人穷之际正是发奋图强之时

幼年之时,奶奶经常教我的一句话就是:“人穷不可志短”。并告诉我,没钱时,千万不要一直“喊穷”,否则就会“越来越穷”。个人的生活可以尽量节省,与朋友吃饭时一定要抢着先付钱,不要每次都让朋友吃亏。只要这样才能时来运转,走向富足。

成年之后我走出了国门,日子也确实像奶奶所说的那样时来运转,越来越富足。愿意出钱请我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但那些人大多都是名利场上的酒肉朋友,有利可图时大家欢天喜地,无利可分时众人一哄而散。有一段时间我在一个名为“华源会”的华人社团中担任会员部主任,几乎每天都去吃千元以上的大餐,饭局之中虽有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但是我却没有结交到真正的朋友。也许这样的生活不符合做人之道,此后我的经济收入逐年减少,后来慢慢地演变到生活上有些拮据了。

纽约法拉盛市街公园景色 。(摄影:贯明)
纽约法拉盛市街公园景色 。(摄影:贯明)

入不敷出之际,我又回想起了奶奶以前对我说的话:“人穷不可志短”。也读到了史书中的汉朝名士朱买臣的传奇故事,他出身贫寒,靠卖柴为生,酷爱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汉武帝时,由同乡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他与司马相如、枚皋等人常在一起研讨辞赋,将汉赋文学推到了顶峰。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人生中的困惑与富贵之道,人变穷了只是一种警醒,人穷之际正是发奋图强之时!此时人如果不断地喊穷,就是不知足,那将会使自己越来越穷。

如能振作精神,发奋图强,在贫困之中还能经常为他人着想,就能很快地脱贫,走向富贵之路。

大苦难成就千古名作

不仅物资财富的获得需要发奋图强,历史上的大多数名作也都是那些历经苦难、人品纯洁之士发奋之后所写。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说:“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从古至今,艰苦走过一生道路的人很多,艰难是难以避免的,也只有在艰苦的磨练中,人的内在品质才能放射出光芒。

宋朝名臣范仲淹两岁时丧父,随母远嫁,幼时读书甚至连一碗粥都难以吃到,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宋朝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也出生于寒门,累经苦难,最终写出了巨著《资治通鉴》。千古大文豪苏东坡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魅力也在于他对苦难人生的超越,才写出了《赤壁赋》那样流传千古的名作。这些伟人所创造的辉煌成果的背后,都忍受过巨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他们承受了上天所赐予的一切苦难,最终这些苦难都变成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事实证明,出身于豪门之人,多为饱食终日、碌碌无为之辈;古之圣贤者,皆是累经磨难、饱受痛苦、在逆境中经受了千锤百炼之人。人生中的贫困疾苦,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就是上天给人的一种提升心灵的机会。人在贫困苦难之中,如果能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磨难就必能成为灵魂升华的阶梯。在经历贫困苦难之后,人生的彼岸将是充满光明之地。

──转载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宋忠臣文天祥在其流传千古的作品《正气歌》之中,列举了历朝历代“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几个忠臣义士,其中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张睢阳齿”,说得是气吞山河的大唐忠臣张巡固守睢阳,以身徇义的浩然正气。 而“颜常山舌”则是指大唐忠臣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叛贼的壮烈事迹。
  •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约)四寻(古代八尺称为一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聚集);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汽; 涂泥半朝,蒸沤历澜(ㄓㄥ ㄡˋ ㄌ|ˋ ㄌㄢˊ;形容湿热地区污水积久了, 冒泡糜烂的样子。),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ㄘㄨㄢˋ;炊), 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ㄆ|ㄢˊ ㄐ|ㄢ ㄗㄚˊ ㄊㄚˋ; 骈肩、并肩。杂沓,众多的样子。骈肩杂沓形容人多拥挤的样子。),腥臊汗垢, 时则为人气;或圊圂(ㄑ|ㄥ ㄏㄨㄣˋ;厕所。)、或毁尸、或腐鼠, 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迭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疾病)。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 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 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就是一部充塞正气、风骨、节操的积淀与表彰。宋朝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同样演艺了舍生取义的悲壮一幕。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而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也在后人心中竖起了不可磨灭的丰碑。
  •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的女儿姿态。这倒让后人无限遐思,这胆智双全、仪度娴雅的女将军究竟是怎样的神采。
  • 可是看老了百花斗艳,才猛嗅到梅蕊的清芬?可是听厌了丝竹呕哑,才倾慕一曲笛韵的悠扬?这个问题,唐玄宗来不及扪心自问,就已被梅妃的仙姿牵走了魂灵。然而,玉树琼花,牡丹为王;朝会夜宴,也总是钟鼓齐发、管弦相错的磅礡大曲。玄宗皇帝,从李唐危乱之时发迹,励精图治,一手打造了最辉煌的盛世,他终究是要深入软红万丈的。
  •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当屈原放逐,行吟游荡于水泽山地时,他仰天长叹,俯首挥就一首《天问》,怀着悲悯的心情向上苍发出一百多个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即远古之时,天地从哪里产生,是谁将天地间的万物形态流传至今?浩荡苍穹,茫茫宙宇,这天地万物,早在人类留下第一个文明足迹时,便已恒久般地存在。这个谜题,或许只有造物者才能解答。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 婚姻是个双面刃,它曾带给大家期待与快乐,但若夫妻不同心,也将衍生更多的悲伤和无奈。其实,许多婚姻恶化的主因就是缺乏了“体贴”和“体谅”。妻子无非盼望丈夫能够倾听、观察,体贴她的感受;丈夫也无非希望妻子能够站在他的立场看问题,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谅。
  • 17年以来,法轮功经受了难以描述的苦难,在苦难中,把遭受迫害变成了反对和揭露迫害,把反对和揭露迫害变成了结束迫害。
  • 一个朴实、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中国公民,被中共江泽民邪恶集团无情地吞噬。在中国大陆,有多少相似的悲剧,因为这一场非法迫害而衍生、蔓延?多少珍贵的全家福,只成追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