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 曾俊华对亚洲经济仍有信心

香港在亚洲区经济及集资需求下会受惠

人气 35

【大纪元2016年07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宜庭香港综合报导)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指,英国脱欧震惊全球市场,虽然近日有所回稳,但由于英国与欧盟的谈判料持续数年,加上市场担心欧日经济等,完美风暴的条件已存在,但他对亚洲区经济仍有信心,相信香港在亚洲区经济及集资需求下会受惠。

曾俊华于“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午餐会上表示,英国脱欧令汇率及股票市场出现大波动,虽然近几日已经有所回稳,但脱欧对环球经济市场带来的影响会持续几年。

曾俊华表示,英国仍需要与欧盟谈判以确立日后的关系,而日本及欧洲的经济仍然疲弱,为环球经济带来长期的不确定性因素。

他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2%,而新兴亚洲市场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为6.3%,中国GDP预期为6.5-7%,东盟及印度的GDP达到6%,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西方国家。

曾俊华表示,未来经济发展将会转移至亚洲,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东南亚地区则为市场提供劳动力。

曾俊华表示,香港对连接亚洲和全球资本市场具有独特优势,去年香港新股融资总额位居世界首位,香港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香港应继续强化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相信在亚洲市场有融资需求的情况下,还可把握许多机遇。

吴晓灵吁改善市场机制

另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该论坛表示,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不大,不应单靠央行推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重点应放在改善市场机制上。中央汇金董事长李剑阁则指,现时大陆经济下滑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效果愈来愈弱,表明中央目前不会采用。

吴晓灵表示,央行虽然积极提供流动性,但需要商业银行将流动性带往经济实体,但现时商业银行失去投放信贷的动力,因贷款需求下降,而银行本身拥有大量坏账,亦难以发放贷款。

大陆消费和投资仍不足

吴晓灵认为,货币政策难以改变经济动力,消费和投资仍不足够,金融机构不愿放出资金。

她表示,“直升机派钱”并非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应从税收及财政政策着手,让有能力的企业贡献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亦要为弱势社群做好保障。

她认为,中国养老体制未达完善,企业亦难有直接融资渠道。国营企业可考虑将部分股权转让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促进消费,又能够做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亦要继续鼓励直接融资,减少依赖银行贷款,让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打通,将资金投放于社会。◇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三月二十七日亚洲财经要闻
标普:亚洲经济有能力抵御信贷紧缩冲击
港府财经首长警告美国次贷削弱亚洲经济
香港第二季经济增长减缓至4.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