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岁末

作者:成辉
斯年已逝,无论时光如何幻化流转,其永去,不会从头越。(王嘉益 / 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

想不到,今天是此年最后一天。斯年已逝,无论时光如何幻化流转,其永去,不会从头越。何必再来!借助时光之力,将旧去的感伤分解风化,将往去的美妙珍贵时刻压缩封存。

都来了。身临其境,这个世界。切身感受到这个世界所有的情感,那苦,那乐,那痛,还有那悲。

又终将离去。把所有的都带走。把所有的都留下。

吃尽这个世界所有的苦又何妨!

观透这个世界所有的乐又何忧!

纵世事大梦永远不醒又有何惧!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湮雨任平生。”@

2017年12月31日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在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其在胎体、在釉层的烧制工艺都 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它是以高岭土制胎,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质地坚硬,吸水性弱,器表施釉;釉多呈青绿色,其 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随着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 将人间这个大舞台浓缩到剧院小舞台上的跨时空演绎,演绎中华五千年的纯正神传文化,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 “阴晴圆缺”月象无常,无常又是月亮的常态。月如无恨月长圆:恨人间生离死别不得圆满?恨人间成住坏定灭律不能超越?或是“恨铁不成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中秋故事留下怎样的遗恨?苏东坡诗《中秋月》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夜年年来,明月夜不长好,此事古难全!如何脱凡律不为阴晴圆缺所牵?
  • 有没有一些记忆中的味道,会让你念念不忘?像栀子花瓣落在岁月的长河,隐约透着沁人芳香,尽管岁月年轮渐次厚重,仍不断散发出金灿如新的光芒。
  • 北宋是一个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朝代,北宋的皇帝没有一个不喜爱诗书绘画的,宋徽宗赵佶在诗书绘画上极具天赋,创出瘦金体的字体,独有的“鐡画银钩”谱出的旷古绝唱,不但已载入史册,并留芳千古。
  • 相隔万里却遥遥相望,风情迥异又脉脉相吸。东方与西方,人类文明演绎出的两个世界,千百年来总是发生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而东方的古代中国,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一直是教人神往甚至狂热的国度。
  • 关于2017年,中国古代奇书《推背图》在一千多年前就预言将“乾坤再造”。岁末回首,盘点中国与世界大事,更感佩古人洞彻未来的大智慧。
  • “亲爱的,耐心等待观看人生的泥壤中将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来。”她的文字好像舞步,褐色和绿色是阿珠的最爱,她说这是最自然的色彩,属于大地的颜色。
  • 2017台湾年度代表字揭晓,是很“茫”的一年!不但退休军公教“茫”、劳工“茫”,没想到部分未婚或失偶男女在寻觅另一半时也很“茫”,甚至有点很“瞎茫”,资深社工建议:充实自己,做好成家打算,以诚恳成熟的态度出发,幸福美满的婚姻应该在不远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