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对待立宪会议的两幅嘴脸

——列宁罪恶的一生之:十四

人气 258

【大纪元2017年02月06日讯】近代以降,许多政治家都喜欢称自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共产党的领袖更是莫不如此,列宁便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之一。

然而,一个政治家究竟是不是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不是为了人民,关键不在于他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也不在于当人民的意志跟他个人的意志一致或相近时他怎么做,而在于当人民的意志跟他的意志相矛盾时,他是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意志,服从人民的意志,还是穷凶极恶的扼杀人民的意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

那么什么才是人民的意志呢?显而易见,在现代政治文化中,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普遍的选举基础上的立宪会议才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一个政治家是否真把人民的意志当回事,就看他对立宪会议的态度如何。

纵观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可以说前后判若两人——当立宪会议对他有利,即民意与他一致或相近时,他便积极支持立宪会议,利用民意;而当立宪会议反对他,即民意与他相悖时,他便毫不留情的驱散立宪会议,扼杀民意。从表面上看反差很大,但整个过程的内在逻辑其实是一致的。

如果说当政前列宁对立宪会议的支持是为了给布尔什维克夺权创造条件,当政后一度继续支持立宪会议是为了给已经到手的政权披上合法的外衣(布尔什维克上台依靠的完全是暴力,苏维埃政权也是自封的,根本没有任何代议制机构的授权或者承认。合法性问题一天不解决,政权一天就不能巩固),那么最后驱散立宪会议则是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政权被它剥夺,也就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已经执掌的政权。

由此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列宁从来就没把人民的意志真当回事,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紧紧围绕着一个字:权。这恰恰是其个人意志的核心所在。

试想,如果立宪会议能如列宁所愿承认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合法性,而不是拒绝他继续当权,使得列宁想利用民意为其加冕的企图泡汤,他还会驱散它吗?当然不会!

又或者,如果列宁真的像他所自称的那样是代表人民意志,为人民谋利益的,当立宪会议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投反对票时,他还会抗拒立宪会议的决定,并将它扼杀在摇篮中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可见,列宁所谓的代表人民意志,为人民谋利,纯粹就是自欺欺人!可笑的是,明明是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要求立宪会议承认他们执掌的政权,他却说“劳动人民要求立宪会议承认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政府”;明明是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解散了立宪会议,他却说解散立宪会议是在执行人民的意志;明明是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在扼杀人民的意志,他却把人民的意志诬陷为剥削阶级的意志,把自己的意志美化成人民的意志。

说到底,在列宁眼里所谓人民的意志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意志,而所有与他的意志相悖的则都是剥削阶级的意志——这岂止是专横独裁,而是专横独裁之余又加上了无耻无赖!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周晓辉:共产党“五大导师”之列宁(上)
裘真:德国皇帝派往俄国的“特洛伊木马”
裘真:“被收买的革命”
裘真:“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