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炒房团揭炒房内幕 有地方政府参与

人气 3636

【大纪元2017年04月07日讯】日前,有大陆炒房团成员透露了他们是怎样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当地的房价炒高了二至三倍的,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也参与炒作。

大陆多家网站日前纷纷转载了《证券时报》一篇关于大陆炒房团是如何炒作房价的文章,3个炒房团透露了炒房的“诀窍”。

方法一:地方政府主动参与炒作

地处“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江西东部G县,县城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人均月收入2000元(人民币,下同)上下,是靠山吃山的内陆小县城。当地年轻人多在外打工,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年节过后这里又冷冷清清的了。2011年,该县财政收入仅5亿元。

2011年下半年,该县领导找到了在当地开工厂的江苏人徐某,该县领导请徐某帮着炒作当地土地,将土地炒到250万一亩,“超出150万元的部分,县财政会择机返还给你们。楼盘开发后,县里会配合你们把房价炒上去。”而当时该县的住宅用地仅70万元一亩。

徐某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他很快就从江苏老家招来5个铁哥们。

土地拍卖当天,起拍价是70万元,当地的房企还是两三千元地加价。徐某和他的朋友第一次就喊出了150万的价码,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他们再报230万,很快就达到了县政府要求的250万一亩。

该地块后来被规划成G县第一个人车分离的高端住宅项目,2014年开盘价是5500元/平米,在当地是“登峰造极”的高价。徐某透露,这是因为开盘前有浙江游资团队找上门来,答应可以一次性买下三分之一的房产,前提是给予内部优惠,每平米降到4200元,但对外必须宣称每平米售价6000元。

在这之后,G县又采用类似的手法拍出了两个“地王”。

这三块地拍出去后,G县县城的房价从3000元涨到5000多元。财政收入也从2011年的5亿元涨到2012年的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大概占到4亿元。

G县财政局负责人今年4月1日对陆媒记者透露,2016年该县的财政收入是13亿元,其中预算内收入约6亿元,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地出让金。该负责人表示,因实体经济不景气,当地的工业园基本处于停业状态,鲜有企业开机生产。

方法二:联手坐庄

魏某是2016年加入炒房团的,他原来是一家鞋厂的老板,因为实体太难做,就和朋友每人拿出2000万资金,凑了近2亿元,来到福建漳州炒房。他们采取的做法是联手坐庄。

他们到漳州以后,利用亲戚或者通过房产中介买身份证,然后去学区房“扫货”。他当时看上的小区均价约为1万元/平米。小区内“流通盘”不到50套,介于60~80平米之间,只需不到1000万的资金便可一次吃下“流通盘”。

魏某的9个合伙人在其它楼盘如法炮制,陆陆续续在市区扫掉接近500套小两居,几乎扫掉了漳州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三分之一存量,总共花出去不到1亿元。

漳州的房价在他们的刺激下,每平米涨了近2000元。而此时,距他们刚到漳州仅仅过去了三个月。

接下来,他们找到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垄断地位的房产中介机构合作,开始一天一天刷新手中房产的挂牌价格,再散布房价即将大涨的消息,在售房的房东也跟风抬价,甚至撤单观望,这样市面上的流通盘就不会扩大。炒房团可以通过对倒交易的方式抬高房价,也可以直接刷新挂牌价。

与此同时,中介机构开始通过媒体、论坛、公众号等途径为“厦漳同城化”、学区房、江景房等概念造势。这些都成为房价疯涨的催化剂。

再加上当地旧城改造和自然村拆迁形成的刚需及泉州、厦门等省内有钱人到漳州扫楼,在市区人均月收入约3000块钱的情况下,市区房价却从六七千元起步,向1.5万元、2万元、2.5万元、2.8万元进发。

2017年4月初,魏某他们手上近500套房已基本都转手,当时投出去的1.2亿元,净赚约2亿元,

魏某说,在炒房前期当地政府不仅不会干预,反而非常欢迎房价上涨。

方法三:基金经理联手炒作

一些基金经理人从股市转战房市,每人携带两三千万现金,三五个人结成一个炒房小队,找到类似于贵阳这样的房价低地,看好可以升值的小区,一口吃下所有成本低、易转手,也容易抬升价格的小户型,炒作升值。

海外评论人士石久天对此表示,从这几个炒房实例可以看出,大陆房价上升背后都有中共地方政府的影子,他们其实是房价上升的真正推手,因为现在大陆经济不振,卖地收入成为了一些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各地政府还缩减土地供应,这更增加了民众对未来房价上升的恐惧,所以大陆房价越调控越高。另外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大陆实体经济真的很艰难,做实业不如炒楼,而且炒楼的人把资金带入楼市,吹大了楼市泡沫,最后接盘的、倒楣的还是普通百姓。#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官媒再谈房子不是用来炒的 让炒房者知难而退
陆媒直指上海炒房团炒作重庆楼市
大陆楼市调控涉及28个城市 炒房风险加大
恐房价继续下跌 深圳炒房大户抛房套现3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