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翻转照顾者性别框架 携手搀扶长辈终老

高雄市生命线协会理事长吕佳扬(左2)、常务理事陈政智(右2)等,一同投递“幸福典藏”征文卡。(李晴玳/大纪元)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8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晴玳台湾高雄报导)台湾社会迈入高龄化,老年照护需求与日俱增,为有效运用照顾人力,提升服务品质,高雄市生命线协会25日于妇女馆举办“她可以、他也可以-照顾者性别角色翻转”论坛,倡议由最适合特质的人担任照顾者,而不局限男性或女性。

谈到老年终养,家庭应是提供照顾与支持的主要来源;然而家庭成员中,该由谁扛起照顾重任?据新北市府105年统计,男性家庭照顾者约占26.6%。这意味着,家庭照顾的责任不再专属女性,男性在长者照顾上已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受到传统形象包袱的影响,男性照顾者不轻易倾诉求助。根据高雄市生命线105年调查显示,男性有自杀意念的求助者,首度超过了女性。因此,生命线呼吁男性尝试转念,强化自我照顾技术,勇于寻求咨询与陪伴,以纾解内心积郁。

同时,高市生命线从历年来电的求助者中发现,女性照顾者受限于传统观念及家人期待,每每被迫退出职场,投入家庭照顾工作。她们甚至长期照护失智失能的长辈,难得喘息纾压,因而萌生忧郁、怨怼、自杀等负面情绪。

高雄市生命线协会25日于妇女馆举办“她可以、他也可以-照顾者性别角色翻转”论坛。(李晴玳/大纪元)

高雄市生命线协会理事长吕佳扬表示,现代女性已能撑起半边天,我们不能再受“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制约,家庭照顾者的角色扮演亦然,我们应从家庭协和分工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思维框架,努力学习谐和理性地转念,从个人家庭到国家社会,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任职某上柜公司常董的庄政荣,现身份享照顾双亲的心路。他说,年少时,每思及母亲43高龄才生下自己,还一路辛苦拉拔他长大,他便暗自期许:来日定要扛下照顾双亲的责任,绝不让“久病无孝子”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出现。

庄政荣现身份享照顾双亲的心路。(李晴玳/大纪元)

父母年迈后,庄政荣推掉一切应酬,下班后迳回家中,简单吃过晚餐,便终夜陪伴照顾二老。庄父过世后,其母不良于行,长期卧床,他更嘘寒问暖,服侍汤药,其间包括洗澡、按摩、冲便、换尿布等等,遇到母亲心情不好,他还巧扮老莱子逗母亲开心。庄尽孝侍亲十五年,母亲以102高龄寿终正寝。那年他59岁。

庄政荣表示,兄长们年事已高,实无太多余力,只能在白天相照应,晚上则由他接手照顾。“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我没有怨言,不以为苦,更不求回报;偶而心绪荡到谷底,我便提醒自己振作精神。”他说,就这一信念,支持他称职地扮演好照顾者角色。

自行伍退役的戴良吉,现从事服务业,尽管平日工作繁忙,他仍亲自服侍年逾八旬的老父。他说,母亲在八年前罹癌过世,其后父亲车祸受伤又失智失能,照顾家中“老小孩”,虽然有时很累,但只要转念想到他的可爱,他的养育之恩,便觉今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举手之劳。

戴良吉说,长辈生病了,他悉心照顾,这就是最好的身教。(李晴玳/大纪元)

戴良吉表示,回想父亲健康时,确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今长辈生病了,他悉心照顾,尽孝回报,这就是最好的身教。“这不是只有女性该做的,男性也可以做!”他领着全家一起照顾“老宝贝”。曾经,儿子帮阿公喂食,还玩“剪刀石头布”。儿子问他,“阿公的眼眶为何湿润?”戴答:“阿公正谢谢你。”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