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艺家转文创 叶佳让好柿接粽而来

叶佳让创作的第五号文创品“有求必粽”。。(叶佳让提供)

人气: 40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宝云台湾新竹报导)曾经获得许多奖项及入选文建会“台湾工艺之家”的木雕艺术家叶佳让,在从事佛雕30多年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他的佛像雕刻作品精致雅韵,是许多收藏家的珍品。文创构思于台湾在地元素,每件作品都有意涵,深受国内外民众的喜爱。

一个决定改变一生

出生在新竹县乡下的叶佳让小时候家里穷,无法继续升学。十四岁那年父亲选了工厂、脚踏车行及雕刻三种行业要他择一项,他想整天待在工厂不自由,修脚踏车手脏兮兮,于是选择了较干净的雕刻,从此踏入雕刻世界。一个决定改变一生,一走就是一辈子。

在学习雕刻过程中,叶佳让师承多位雕刻大师,学过花鸟、古董、庙宇装置与神像、佛像等型态雕刻,雕刻多年,最后以佛雕为职志。雕刻动物、花鸟可随性,佛像既定法像有高难度的挑战。叶佳让为了增加人像写实功力,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素描与雕塑。

三十年来,本着客家人硬颈精神及自我不断严格要求下,佛雕精工技艺令人赞叹,极致经典作品受到各界肯定。期间获新竹美展首奖、台阳美展、国家工艺奖、全国木雕艺术创作奖、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设计竞赛奖等,2006年并入选文建会“台湾工艺之家”,奠定了台湾佛雕界的地位!

木雕观音。(叶佳让提供)
木雕观音。(叶佳让提供)

佛像简约风格 观者各有诠释

观世音菩萨具有“慈、善、慧”的庄严气质。叶佳让佛像作品中,占最多数的就属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多种法像,所持法器千变万化,每尊宝相得用心巧作、精雕细琢。在台湾,佛像被信仰民众者恭奉且世代传承,所以木头、雕工、油漆,叶佳让说就一定要用最好的,雕刻材料也都是用顶级的红桧、牛樟、肖楠木。行家识者皆视为宝,纷纷收藏。

新竹佛像雕刻曾经非常兴盛,但抵不过科技业的冲击,台湾传统产业日渐式微,佛雕业也逐渐断层。迫于现实转型,叶佳让搭著文创风潮,跳脱繁杂细腻工法,尝试用简约线条,以写意风格展现〈西方三圣〉。三尊佛像正面看似火焰,代表光明。从侧面看如莲花办。代表清雅。叶佳让说有宗教信仰的,华人看是观世音菩萨,西方人认为是圣母玛莉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看了说是一位仕女,因此命名为“观”。随观者的心境,不同角度各有属意。〈西方三圣〉作品极简造型,多层涵意,获得许多掌声。

西方三圣。(叶佳让提供)
西方三圣。(叶佳让提供)
木雕观音。(叶佳让提供)
木雕观音。(叶佳让提供)

文创艺品多元 好柿接粽而来

“好柿会花生”是叶佳让另类的文创处女作,结合在地农产柿子、玻璃工艺编织而成创意吊饰,这个作品红遍台湾,也红到国外。之后的“愉筷”、“心手相连”、“平安鲑”、“有求必粽”等文创让人见识到叶佳让创作能量的丰沛。

〈好柿会花生〉取其谐音“好事会发生”。“柿子”象征事事圆满如意。“花生”又名长生果,代表祝福人长寿多福。“五色线”相传可趋吉迎祥,时来运转含意。一个花生一个柿子叫一生一世,两个柿子就是事事如意,好事成双。

以铜雕铸成的“心手相连”,设计理念以荷花花瓣及观音手组成。铜“既坚韧又柔软”的特性,引喻夫妻相处之道。由左右手结合成的心型,代表夫妻团结合作永结同心。在东方,荷花代表纯净圣洁,因其第两花的生长特性可引申为“并蒂同心”,而佛手谐音“福寿”,有祝福新郎新娘白头偕老、福寿绵长之意。

“愉筷”是以结婚时想与人分享喜悦甜蜜的心情作为创作发想。媒材以阿里山桧木和日月潭总统鱼组合成“鱼筷”(愉快),以磁器制塑鱼型,取“鱼”“筷”谐音“愉快”。“鱼筷”讨喜吉祥,是很好的伴手礼,筷子就是“快快得子”,可送给结婚的新人。结婚新人亦可送给伴娘,叫做快嫁(筷架)。在毕业季,也有国内及外国给校友准备[愉筷]毕业礼。如史丹佛大学校友连续两年订为礼品。

愉筷。(叶佳让提供)
愉筷。(叶佳让提供)

(平安归 )以(苹果,平安)国宝鱼(樱花钩吻鲑,谐音归来),组合成平安归。叶佳让说好友希望意寓安全的平安扣,能用上好印度檀香制作。结果得到上天最好的安排,找到珍藏20余年印度檀香(檀香可供雕刻佛像,也是制作香的珍贵原料)。樱花钩吻鲑,吻着施华洛世奇水钻意(稳赚)每天快乐出门,平安归来。有爱,幸福的家是国家的根,为了给家人更好生活在外打拼,平安归是维一的路。

平安鲑与好柿会花生吊饰 。(叶佳让提供)
平安鲑与好柿会花生吊饰。(叶佳让提供)
好柿会花生。(叶佳让提供)
好柿会花生。(叶佳让提供)

创作第五号文创品“有求必粽”是一个机缘,叶佳让说科技厂商想在端午节前送给客户应景礼品,他想在台湾端午节有吃粽习俗,因此决定以“粽”为主题。作品一样是注入在地元素,拟新竹内湾的野姜花粽叶,搭配金色粽绳,再以陶烧制成大粽、小粽两种尺寸。大粽设计一字型开口,可做为扑满亦可放置名片,取“名利双收”之意;小粽则可做为调味罐,大粽小粽都叫做“有求必粽”。此作品让厂商惊喜,也让外国客户惊艳。

“有求必粽”的大粽可作为扑满或放置名片,小粽可作为调味罐。(叶佳让提供)
“有求必粽”的大粽可作为扑满或放置名片,小粽可作为调味罐。(叶佳让提供)

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环境不断改变下,叶佳让总能找到立足点,特别是当吉祥话加入作品中,让趣味富有了艺术的意味。作品的发想也都是以台湾在地元素注入,因此得到很大的回响。作品深受华人喜爱,叶佳让一则忧一则喜,喜的是转换文创创作得到大家的肯定及鼓励,忧的是虽然推出的文创艺术品都申请专利和智慧财产权,但中国方面大量以廉价仿制,其中“好柿会花生”的仿冒品最多,令他困扰与无奈,很希望不要有这样的事发生。

作品能受到大家赞赏、肯定、收藏,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与愿望。但许多艺术家只懂得默默创作却不懂行销,令人叹息。叶佳让说新竹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期望政府及企业界能重视艺术界,发挥力量多为艺术界发声,让艺术家们的好作品能发光发热,挹注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能量。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