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角七号攀高峰9年 台片又见滑落警讯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11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国片从2008年《海角七号》大卖攀高峰,到2016年又见滑落出现警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台北电影节总监李亚梅指出,台湾电影不卖座、观众不买单最大问题是竞争力不足,另一个原因是跟观众脱节,拍出来的电影不符合观众期待、无法满足观影需求,加上电影制作预算从1,000万到1亿,品质非常不稳定。另外,制作人才、演员外流,也都是问题。

台湾电影竞争力不足,李亚梅举2016年台北市票房前15名为例,除第3名《尸速列车》是韩国动作片、第9名《你的名字》是日本动画片,其他清一色都是好莱坞动作爽片,没有台湾电影。而这些外片卖座不出几个元素:IP、续集电影、动作场面、特效、主角不是人。国片卖座元素,IP是首要元素,其次就片型而言,一是喜剧片,一是爱情片,没有动作片,没有像2016年台北市票房第8名《蝙蝠侠对超人》这种英雄动作片,来满足观众渴望变成英雄,脱离平凡生活的观影需求。

以票房市占率来说,台湾电影市场被外国电影高度垄断。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影视产业调查,2005~2010年外国电影票房市占率,除2008年《海角七号》大卖时是80.93%(当时台湾电影市占率12.09%),其他几年占比几乎高达95%。2011年因台湾电影票房创下近10年国片新高,占比达18.65%,相对的外片市占率掉到78.71%,但2012~2016年又都超过80%,甚至90%。国片票房市占率在2011~2015年均维持10%以上,2016年又掉到4.77%,那一年贺岁档电影没有破亿,是台湾电影开始出现警讯的一年。

国片品质落差大 观众观影靠口碑

李亚梅说,台湾观众进戏院看台湾电影通常只有两种反应,一是“怎么这么好看”惊艳、惊喜,一是“怎么那么难看”惊吓,有很大的落差,久而久之造成台湾的观众不太相信台湾电影的品质,他们不会在第一时间进戏院看电影,口碑好才进戏院看。

李亚梅指出,台湾电影无法掌握观众观影的需求,拍自己想拍的,而不是拍观众想看的,这是台湾电影在学校教育跟产业教育里面最缺乏的一块,不理解观众、跟观众脱节,造成票房失利,十部赔九部,票房失利当然投资就欠缺。

台湾电影制作费起落非常大,影响电影制作品质。李亚梅表示,扣除文化部旗舰与策略型辅导金大片,以及跟大陆或其他国家合拍片,2016年台湾电影平均制作成本只有2,970万,2014年还有3,962万。2008年魏德圣拍《海角七号》时,花了近4,500万制作成本,那时台湾电影平均制作成本只有1,000万、韩国电影平均制作预算却高达5000、6000万。

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从4,000万掉到3,000万,很重要一个关键是发现电影投资不划算,据李亚梅统计,2013~2014年台湾电影赔率高达95%,此外,还有数据显示大陆电影、韩国电影平均80%赔钱,李亚梅说,“高达95%的赔率会让很多投资人怯步。”

人才流失 导演最痛是找演员

李亚梅十年前曾问过台湾导演,拍片最难的是什么?十个都说找钱最困难,现在问台湾导演拍片最难的是什么,每个都说没有好剧本。李亚梅表示,钱不是问题了,却没有好的项目可以投资。这几年发现开案量变少,全部大量仰赖政府给的补助金去开案子,投资人因开始赔钱而抽资本,造成制作预算降低,从4,000万降到3,000万。

李亚梅指出,还有严重问题是人才外流,因为电影不赚钱、投资却步、开案量变少,电影从业人员想办法求生存,而台湾又有一个后花园,就是大陆,有同样的语言,沟通起来不是困难,非常多的电影工作人员过去。第一批过去的是演员,现在问台湾导演最痛的是找演员,演员全部在大陆。

“导演陈正道、郑芬芬,全都在中国大陆定居,都拍过票房破亿的电影。”李亚梅说,工作人员外流,台湾培养出来的摄影师、编剧全部被大陆经纪公司签走了。副导演带导演助理到大陆拍戏,就不回来了。台湾现在必须加速培养台湾电影人才,才能够把人才留下来,帮台湾电影创造出比较崭新的风貌。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