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白龙现身太兴凤凰峡谷盘旋 “万鹭朝凤”如朝拜

美丽可爱的候鸟黄头鹭在田间觅食。(苏家弘提供)
人气: 14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10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芳如台湾嘉义报导)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說中的百鸟之王,象征着神圣、尊贵、吉祥的事物,如《埤雅》云︰“凤,神鸟,俗呼鸟王。”

每年8月底至10月,黄头鹭往南迁徙,途经嘉义县梅山乡太兴村,群鸟编队飞过山头,最高峰单日有万只以上,居民称当地的生毛树溪为凤凰穴,山形如凤凰展翅,因此,每年黄头鹭过境,顺着气流向上盘旋飞奔凤凰山头,壮观景象。盘旋在凤凰谷前,被称为“万鹭朝凤”奇景。吸引游客专程到太兴赏鸟。

来自本美丽可爱的候鸟黄头鹭。
美丽可爱的候鸟黄头鹭。(林志强提供)
荒野保护协会嘉义分会解说员苏家弘在草本传奇拍摄黄头鹭南飞画面。
荒野保护协会嘉义分会解说员苏家弘在草本传奇拍摄黄头鹭南飞画面。(李芳如/大纪元)

来自日本美丽可爱的黄头鹭来到太兴,总是会在凤凰谷盘旋一阵,有如“万鹭朝凤”般朝拜,荒野保护协会嘉义分会解说员苏家弘,他选择在太兴草本传奇拍摄黄头鹭,他认为这是最佳赏鸟地点,他说,“前面这座山就是狮子山,旁边就是凤凰穴,俩边像翅膀一样,黄头鹭一波一波的飞进来,视野非常好。凤凰谷前有气流,黄头鹭慢慢的盘旋向上飞,有时会相互错,有时又形成一条小白龙,有时会变化成各式各样的队形,非常有序又变化多端,像是百鸟对着凤凰朝拜一样,盘旋一阵之后,慢慢向上飞过山头往南飞。”

苏家弘也是林务局国家森林志工,他特别为民众解说黄头鹭南飞路径与过程,他说,“黄头鹭是从日本飞过来,冬天日本大部分都是冰天雪地,所以他们往南方迁移,台湾是他们迁移路线之一。黄头鹭从基隆、三芝、贡寮、台北、桃园、苗栗、南投、云林、樟湖、太兴等地,一直往南飞最后一站是在恒春的龙銮潭集结,经过巴士海峡,往菲律宾、越南的方向。”

他观察黄头鹭6年了,“太兴是唯一黄头鹭盘旋的地方,无论下雨天或晚上照飞不误。”他说,“他们整个南飞路线非常困难,过程中他们会期待河流,溪谷、水库,可以比较悠闲的休息,没有人去干扰他们。”

“而且黄头鹭是吃虫的不吃鱼喔,它们也会在田间觅食,黄头鹭又称牛背鹭,常站在牛背上,早期耕牛翻耕农田时,会惊动植被的昆虫、土壤虫类,黄头鹭便能取得食物,会看到跟在耕耘机后面觅食的画面。”

喜爱生态环境的他说,“山水生态我们都很关心,用心去观察,让爱山、爱水、爱鸟、爱植物、爱自然、爱美景的民众更有保育观念,更能爱护他们。”

帝雉先生与帝雉阿勇的故事

苏家弘也被民众尊称为帝雉先生,他说,“我已经研究9年帝雉,知道他们的习性,阿里山全部帝雉有120几只,帝雉列为世界近危鸟类,是台湾体形最大特有种鸟类,是千元台币背面的重要图案,在海拔逾2000公尺小笠原山、祝山、对高岳、大塔山及祝山林道旁,森铁旁、水山巨木及生态馆后方等,都有帝雉踪迹。”

他详细的介绍,“帝雉是我们国内保育类的国鸟,生长在2000公尺到3500公尺高海拔山区才看得到。黑长尾雉也是属于高海拔的。低海拔叫环颈雉,也叫啼鸡,台湾特有亚种,另外一种是中海拔500公尺到2500公尺可以看到的蓝腹鹇,华丽的鸡,台湾的特有种叫‘华鸡’,帝雉在2000公尺到3500公尺高海拔山区才看得到。前二种雉鸡都是属于保育类,非常珍贵。”

他娓娓道来与帝雉的相遇,“有一次带家人到阿里山小笠原去观赏帝雉,看到一只帝雉带着全家觅食,我观察了2个多小时,觉得动物和人非常有缘分,台湾很少人这样研究帝雉,非常有趣。”这时看到一只帝雉脚断掉了,心里很不舍,心生善念,就想为他发声,呼吁大家不要用捕兽器去伤害动物。用保育的观念保护稀有濒临绝种动物。

他说,“在拍摄帝雉阿勇,它右脚掌疑遭捕兽夹夹断,仍积极求生。虽然几年前右脚掌断掉,但是阿勇仍不惧命运的挑战,一跛一跛跳着觅食,认真的唱着歌儿,充分展现生命的力量,所以为它取名叫‘帝雉阿勇’。”

他说,阿勇今年9岁,五年前被捕兽器夹断脚,为何叫他阿勇,“因为他的求生意志很坚强,遇见阿勇那天他一直在呼唤我,一直在啼叫,好像在跟我诉苦一样,似乎他知道我是可以信任的,感觉他跟我好像很亲近,能为他求援发声。久而久之,互相变得很熟悉,有时在雪地里待2个多小时,他就无声的在旁边默默的觅食陪伴着我拍摄,这种感受发自内心,感谢帝雉阿勇协助我拍摄,那中心有灵犀点通的感受,令我深深感动。心中不禁对着阿勇呼喊,‘帝雉阿勇,加油!’”

他崇敬天地万物,“每次拍大自然景观我都会非常感谢,感恩天地万物,将最自然纯真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因为我们是大自然间的一个小分子,用这样的方式与大众沟通观念,用最真诚与善来爱护动植物。”

他自觉与这些鸟类、动植物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说,“与这些动植物的接触相当微妙,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但却可以感受的到他们的诉求,他们也知道我可以为他们呼吁发声,保护着他们。”

谈起鸟类,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说,“冬天鳌鼓湿地会飞来一些候鸟、水鸟,而阿里山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看到帝雉、黄喉貂、山羌、台湾弥猴,以及阿里山的山鸟,如冠羽画眉、青背山雀、煤山雀、松鸦(又名橿鸟)、星鸦等很多鸟类。”

他说,“有一种鸟叫‘佛法僧目’鸟。金门留鸟‘戴胜’是属于‘佛法僧目’鸟。”

为什么叫“佛法僧目”鸟呢?他说,“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唐朝(公元800年左右),日本僧人在寺院后方的树林中常听到一种鸟,重复发出‘布、颇、梭’的声音,也就是日语‘佛、法、僧’的读音,于是就把这种鸟昵称‘佛法僧’,所以也叫‘三宝鸟’。”

台湾地处东亚候鸟迁徙路径,又有各种多样的适宜栖地,成为候鸟南迁北返的最佳中途驿站。他说,“在东石鳌鼓湿地,拍摄到苍鹭展翅晒太阳及理毛的画面,外型像这只苍鹭在童子拜观音呢。”

苏家弘跑遍各地,拍摄美景、鸟类、自然生态等等珍贵画面,他把拍摄的各种鸟类珍贵画面与喜爱鸟类的同好网友分享。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