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为何误判港区选会赢?还提前备稿

人气 10330

【大纪元2019年11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编译报导)因误判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中共多家国家级媒体当日被迫慌忙中换稿。因中南海的情报持续偏执,都是领导想要听的内容,而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被定性为“不忠诚”,更恐搭上个人前程,中共媒体对香港选举是选择性集体失明。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资深编辑、记者詹姆斯‧帕尔默(James Palmer)周一(11月25日)撰文说,香港人打破了北京的胜利妄想,中共自信它掌控的党派将赢得选举,官媒甚至提前只准备获胜通稿。

但孰料,选举结果却让北京的新闻编辑室陷入惊慌失措的一场混乱中,因为它们需要找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报导。

“与香港大多数观察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编辑们及其背后的官员似乎真的相信建制派将赢得压倒性的胜利。”帕尔默写道。“宣传是令人头疼的毒品,而北京还沉浸在自娱自乐中。”

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周日(24日)举行,泛民主派获得压倒性胜选,而北京支持的建制派惨败。泛民主派曾预计选举能取胜,但也没有想到胜出如此大。到当晚深夜点票截止,泛民主派的席位增加了两倍,以388对59击败亲北京派,且本次选举投票率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香港警察越发偏离职业操守、港府对抗议民众的诉求置之不理后,港人的心越发向民主派靠拢。

严重误判选举 官媒自大到只备胜选稿

《外交政策》的帕尔默写道,他有问过中共官方媒体《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日报》以及旗下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的英语版编辑及记者。

因事态敏感,受访者都选择匿名。受访者均表示,在11月24日选举日前一天媒体准备送印的文章都清一色假设选举建制派能取得巨大胜利,并已提交给编辑。

内容包括:何君尧等建制派议员占据的席位增加(留空等待填写数字)。只是何因其不断对香港抗议者进行恶毒攻击,造成民间对他的风评极差、连英国母校也撤回其荣誉学位,但他的评论文章却能经常刊登在《环球时报》上。

《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在选举前发表的文章都显示,它们认为大选“胜利”在握。

对比来看,在投票前,香港大多数分析师思考的最大问题是,泛民主派是否会获得足够的席位赢得多数,而大陆新闻编辑室准备的稿件却都是建制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席位。

帕尔默指出,新闻机构的标准做法是提前准备不同结果的稿件,或者至少要预先准备一些稿件应对突发情况。

但对中共媒体而言,他们不可能这么做。因为他们写建制派获胜的报导是“轻车熟路”,他们一直就误导性地报导香港局势。不过,要让他们预设泛民主派获胜,文章写出来也会出于政治原因被毙掉。

帕尔默曾是《环球时报》的前外国编辑(2009-2016年),他自述,从未见过《环球时报》为类似的事件提前交稿。

有市民拉起“没有暴动 只有暴政”的横额。(王文君/大纪元)

党宣没起效果 中共在寻找一个政治借口

帕尔默说,中共领导人似乎真的相信他们的宣传在选举前已经到位;普通香港人——那些被香港特首林郑称为沉默的大多数——厌倦了抗议、反对暴力,并希望恢复正轨。

比如,他们的宣传总是称,投票率“表明了香港居民希望止乱”。这显然与中共高层近期的发言保持一致。需要指出,“止暴制乱”是中共的一种宣传,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但显然,在选举上,北京对香港的盲目自信显然摆错了地方。帕尔默表示,中共高层官员相信他们对香港的宣传有用。

实际上,香港的民调早已驳斥中共的自信,只是共产党不肯认输。香港民调显示,香港人缺乏对大陆的认同感以及有对港警的高度不信任,虽然绝大多数香港人也不喜欢暴力,但他们认为暴力背后的主要肇因还是政府。

“不过,(中共)这种自信对中国国内以及香港的未来治理则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前景,尤其是恰逢中共体系正努力为这场灾难性的失败寻找政治借口的当下。”帕尔默写道:“这种妄想症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

目前,中共官方媒体已转向指责美国在干预香港选举,无疑这将进一步加剧了中共内部对外国情报的持续偏执。

报喜不报忧 供中南海的假情报层出不穷

是什么深层原因造成中共体系如此巨大的误判?中共媒体香港新闻的主要渠道来自中联办。中联办是名义上挂在国务院下,负责推动内地与香港一体化,实际进行统战部署的中共机构,大陆所有媒体的香港新闻都必须跟他们保持联系。同时,中联办也向中共中央政府提供香港情报。

到目前为止,香港的抗议活动已证实中联办的工作是一个大大的失败。特首林郑月娥口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托辞,帕尔默表示,事情看上去更像中联办上报给北京的材料压制了所有的负面消息。据悉,几年前中共的台办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对专制统治而言,下属提供假情报、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很常见。比如:清末皇帝被属下告知清军对英军作战成功,以及苏共高层收到下层的假情报。

中共领导层通常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情报,比如:媒体人员编制的内参,主要由官方新闻社新华社为领导层制作,有时会故意绕开下级官员的信息。

路透社周一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主管香港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及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均南下到位于深圳的紫荆山庄;而国家主席习近平每天都收到紫荆山庄发去的香港局势书面简报。

但问题在于,在中共高层内斗不断、领导人日益收紧权力,这些内部报告也早已变成领导层想要听到的内容,因为谁报告负面的消息就可能被定性为“不忠诚”。

在涉及民族情绪的分裂主义问题上尤为严重:2017年,新疆有超过12,000名党员因未抵制“反对分裂主义”的名义接受调查。虽然香港在政治上不及新疆危险,但仍然属于高度危险的水域。

帕尔默写道,“政治诱因导致多个信息来源都向中共领导层重复同样的、令人欣慰的消息,从而也让领导层确信消息的可信度。”

警惕政治牵连 造舆论的人不敢轻易署名

帕尔默表示,最大的问题是:为中共操纵香港舆论的人是跟自己的仕途捆绑在一起报导。

帕尔默指出,从2016年开始,他就留意到中共媒体哪怕一些所谓的正面评论都不署名。他的一位记者朋友说,哪怕是中共领导支持的正面评论,若随后该领导卷入政治大清洗,写评论的人可能也会受牵连。

帕尔默更备注说,“中国大陆的办公室政治也很尖锐,在事件发生前仅仅想要写(民主获胜)这样的文章就会被同事贴上政治不可靠的标签。”

除批判性发言存政治风险外,大陆媒体也要考虑很多微妙因素。首先,中共极力宣传维稳和民族团结,这让许多被洗脑的国人无法接受抗议方获胜,尤其是宣传的“暴力”抗议活动获胜的消息。

不光是中共领导人,还有普通大陆人都从小接受粗糙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他们认为,物质利益是第一性的,而意识形态——尤其是反对中共的意识形态——都居心叵测、难以接受。

不过,香港选举也加剧北京新闻编辑部的良心危机。几位现任和前任大陆记者虽然普遍赞同中共政府的立场,但也同样感到将香港称为极端主义很不舒服。其中有两位特别指出被重复使用的“叛国”一词不妥,还有一个媒体人称报导有毒,并说这不利于赢得香港公众的认同。#◇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香港区选 亲共建制派惨败 北京面临新难题
港人要民主 郑文灿吁北京重视民意
港民主派大翻盘 林郑称反思 北京回应强硬
特工出逃、密件外泄及香港选举 中共四面楚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