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深耕不足民进党未能在基层选举获胜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7日讯】选民在去年底的立委选举多数支持民进党,但在这次乡镇市长和县市议员选举中却青睐国民党,分裂投票情形严重。学者认为,国民党在地方经营扎根相当深,侧重文宣造势的民进党要向地方版图渗透不易,民进党也已经意识到这项问题,将加强地方经营。

国民党在甫落幕的乡镇市长暨县市议员选举维持优势,民进党仅在县市议员席次方面成长,乡镇市长席次则维持上届的二十八席。民进党虽然在县市议员的席次增加,但当选席次比例仅占全体县市议员的百分之二十八,与立委选举比例仍有一段距离。

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运鹏指出,此一情况主要是两项选举的属性不同,地方基层选举着重是人脉和派系,选民的政党观念薄弱,加上国民党长期在地方的经营,民进党短期要突破国民党垄断地方政治的态势恐怕不容易。

基层选举中选民政党认同比例偏低,政治学者也持相同的看法,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盛治仁指出,地方选举强调是人脉和关系,选民政党认同比例偏低,自然不容易反映政党的实力,加上国民党长期在地方扎根,也是选举结果依然亮眼的原因。

这次选举冲突性低、议题不清、公益彩券等对选举的干扰,加上民进党未尽全力炒热选情,学者认为,这也可能是基层选举投票率低和民进党选举结果不如预期的可能原因。

台大政治系教授吴玉山指出,统独议题无法在极度本土化的地方选举中发烧,加上民进党政治版图扩张太快,处于消化阶段,并未尽力抢攻地方政治版图,也是民进党选情不像立委选举亮眼的原因。

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盛治仁则认为,民进党在选战中强调文宣无法在地方选举造起势来,也是民进党没有大获全胜的原因。

过去大家都以地方选举黑金问题严重,才有乡镇市长改为官派的主张,这次选举中法务部接续国会选举的大规模查察贿选的行动,但成效如何,却受到质疑。郑运鹏表示,在这场选举中,政府查贿对民进党席次增加的帮助不大,国民党对于乡镇等地方的影响依然存在。

盛治仁则指出,虽然政府大力查察贿选,但结果相当清楚,地方选民依然选出与地方息息相关的支持对象,政府如果单单以选风败坏作为乡镇市长官派的理由,说服力似乎不够,因为不能以有贿选就成为废除某项选举的理由。乡镇市长是地方政治的基本单位,他认为,选举应该维持。

地方基层经营不足,民进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郑运鹏指出,针对这项选举结果,民进党已经深入检讨,未来将加强地方的经营,同时进行党务系统的改革。

未来如果乡镇市长如改采官派,他说,甚至将各项公职选举并化,对于地方政治结构的重整将有帮助,对整体政党政治也有利。

地方选举选区小,政党要渗透扩散的能力相当薄弱,吴玉山指出,民进党在政治竞争中是以中间突破开始即是从县市长和立委选举进行突破,在上下两层选举中即总统大选和基层选举的扩散乃有待加强。他说,虽然总统是民进党籍,但仅是相对多数的总统,至于地方选举则显示民进党仍有力量不足的情形。

吴玉山提醒民进党,从县市长选举中北部县市重回国民党手中,民进党应该深思在长期高度成长的情形下是否已经纵深太长、人力有限和补给不足的情形;民进党是否发展已经达到极限,也是民进党扩张政治版图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民党在丧失国会最大党的地位后,依然在这次地方选举中获胜,以地方包围中央的乐观期待再起。面对这项期待,学者却浇国民党一盆冷水。

盛治仁指出,民进党不需要担心,国民党在地方选举获胜会扩散到其他选举,他以台北县长选举为例指出,国民党地方派系在选举中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苏贞昌,显示派系以利益考量为主,同时选民面对不同选举采取分裂投票的情形相当明显。

同样地,学者也提醒民进党不要轻易以为在一场选举获胜后,下一场选举就会胜利。吴玉山说,选民经过多次选举,已经越来越老练,民进党不应认为一个层次选举的胜利,另一个层次的选举结果也会出现亮眼的成绩。

(中央社/记者陈永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乐透还没醒 投票冷清清 (1/26/2002)    
  • 乡镇市长选举 国民党大胜226席 (1/26/2002)    
  • 联合国任命阿富汗委员会准备大选 (1/26/2002)    
  • 马桶换选票 贿选新招 (1/25/2002)    
  • 彭博竞选纽约市长自掏腰包创纪录 (1/25/2002)    
  • DPP跨派系整合 锁定立院副院长选举 (1/24/2002)    
  • 宣传车满街跑 高分贝噪音吵死人 (1/24/2002)    
  • 卜睿哲拜会高市议会议长黄启川 (1/24/2002)    
  • 马英九助选? 台北市府:候选人个人行为 (1/23/2002)    
  • 国民党中常会 通过推荐王金平参选立法院长 (1/23/2002)    
  • 叶菊兰 民进党参选北高市长的活棋? (1/23/2002)    
  • 今年国会面临连场争战 (1/23/2002)    
  • 【新闻分析】扁系抬头 新潮流福利国 危机感日深 (1/22/2002)    
  • 两党争夺今年国会主导权关键 反恐与安龙事件举足轻重 (1/22/2002)    
  • 众院主导权两党争持 受益‘九一一’共和党仍占上风 (1/22/2002)    
  • 港大副校长轰八大诸侯割据 (1/21/2002)    
  • 立院龙头之争 民进党可能主攻副院长 (1/21/2002)    
  • 美两党人士认为:恩龙事件不是政治丑闻 (1/21/2002)    
  • 亲民党:拉高立院龙头战层级 (1/20/2002)
  • 相关新闻
    亲民党:拉高立院龙头战层级
    美两党人士认为:恩龙事件不是政治丑闻
    港大副校长轰八大诸侯割据
    【新闻分析】扁系抬头 新潮流福利国 危机感日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