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23日讯】林则徐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坚决抗击外国侵略者,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而且在于他首先睁开眼睛看世界,孜孜以求西方知识,在近代中国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一代新风。

  林则徐是福建福州人,在禁烟运动发生前,他担任过河工、漕运和盐政等重要职务。他在封建的仕宦生涯中,逐渐显露出精明能干的办事能力和清廉正直的作风。由于他对封建统治忠实,得到道光皇帝的重用,曾任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在任期间,他看到鸦片的危害,提出了配制断瘾丸、强迫吸食者戒绝、大举搜查烟枪土膏等6条禁止鸦片的办法。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他积极筹备海防,相信“民心可用”,号召人民组织武装团体,招募水勇5000人。公开号召民众起来保家卫国,宣布“如英夷兵船一进入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林则徐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3天之内将鸦片全部交出,并须保证永不挟带鸦片。他自己则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由于中国人民坚决斗争,英美鸦片贩子被迫缴出鸦片230多万斤。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将全部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清除烟毒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林则徐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位杰出代表,又是清代“睁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是亚洲的大国,与外国通商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政治腐败的清王朝,闭关自守,夜郎自大,长期对西方科学采取拒绝态度,使当时的中国社会充斥迷信愚昧,人们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清政府许多高级官吏不了解世界有多大,英国离中国有多远,也不知道美国在哪里,有的外国人讥笑“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为了知己知彼,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以利于今后的斗争,林则徐领着一些人在自己的衙门里翻译外文书报。那时译书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因此,需要有很大的勇气。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写的《世界地理大全》,把它编成“《四洲志》”。书中记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国的地理和历史。接着又译辑了《华夏夷言》一书,以了解外国对中国事情的看法。由于不断开扩眼界,总结经验,林则徐的国际知识和策略思想,逐渐丰富起来。他把当时的主要敌人英国与美、法、荷、葡等国分开,从而孤立了敌人。他还把英国官方与商人分开,把正当商人与鸦片贩子分开,这些都是富有策略意义的。

  林则徐主张买进西方大炮与船只来抵抗西方的侵略。这是他积极吸取外国先进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腐败的清王朝,军备废弛,武器落后,林则徐除了自行制造武器外,还从西方进口枪炮。他从美国商人手中购进一艘英制1080吨的甘米力治号轮船,把它改作兵船。1840年1月,他开始用从海外买进的200门现代炮,装备虎门要塞。

  林则徐以严厉禁烟而传名,又以维护正当中外贸易而著称。他努力冲破闭关自守的封建意识的禁锢,认真地调查中国之外的世界,给当时闭目塞听,盲目排外的封建社会开倡了一个先例,成为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向美国海岸巡逻队颁发奖状
    中新社记者 陈建 摄
  • 昨天台风天,董氏基金会的大家长严道突然病逝,病因不是摄护腺癌复发,而是心肌梗塞,这让上个月才帮他庆祝八十二岁大寿的董氏基金会员工先是错愕,接着悲痛不已,大家决定遵重严夫人决定,一切低调处理后事。
  • 1850年2月25日,清道光帝病逝。他即位时,正值清朝日趋衰落,内外交困,鸦片贸易甚为严重。在一些开明官僚的强烈要求下,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他曾主张禁烟,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但在英国等国的压力下,他又一味求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 鸦片战争中,由于朝野的舆论和道光皇帝态度改变,将琦善革职后,重新任命林则徐以四品卿衔赴浙江军营协办海防事务。林则徐到达浙江后,积极筹划,日以铸炮演炮为务,将他在广东搜集和研究的制炮技术及八种战船图式授予龚振麟、汪少海等人,推动他们创制了中西结合的新式战船,使英人十分吃惊;又发明了早于欧洲30年的铸炮铁模;制造了供重炮用的磨盘炮车。
  • 1840年5月26日,林则徐奏驳封关禁海议。林则徐1840年1月初奉旨断绝中英贸易以后,1月15日,大理寺卿曾望颜奏:英人反复,请封关禁海,设法剿办,以清弊源。道光帝要林则徐等“悉心妥议具奏”。5月26日,林则徐与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奏驳曾望卿的主张。他认为对付英国侵略者必须“操纵有方,备防无懈”,讲究斗争策略。封关禁海,只能是为渊驱鱼,不仅不能杜绝鸦片走私,反而会使西方国家“联成一气,勾结图私”,对中国禁烟抗英斗争极为不利。他主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取缔违法走私,保护正当贸易,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英国侵略者。林则徐反对回到清王朝原来闭关锁国老路上去,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 1845年10月29日,清政府下令,释放遣戍在伊犁的林则徐,以四五品京堂候补。两个月后署陕甘总督。林则徐于1842年12月抵达流放地新疆伊犁惠远城,至今被召回,历时近3年。3年中他极为注意西陲边防,察觉到沙俄对中国抱有极大的侵略领土野心,建议改屯兵为操防,以充实边陲经济、军事实力,防御沙俄,意识到“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为此,他跋涉天山南北,走遍新疆的库车、阿克苏、和田等地。他还努力领导屯垦事业,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兴修水利,开垦出农田37000余顷。尽管身处逆境,仍然满腔热忱地开发建设边疆而竭心尽力。后来他回忆这段生活时写下的诗里充满了不因遭贬丧失锐气而无所作为的喜悦与快慰。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