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多处滑坡刘伯承故居成危房

人气 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23日讯】巫山又滑坡了﹗

  今年2月25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获悉﹐三峡库区正在建设中的巫山新城(离旧城数十里)一处200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正以每天1毫米左右的速度滑动。26日﹐记者赶到巫山新县城﹐在暮雨路上看到滑坡已拉裂水泥路面﹐一条条裂缝触目惊心﹐有的长达10米。

  南风窗03月22日报道﹐巫山县城是三峡库区首批淹没和搬迁的县城﹐为迎接2003年库区蓄水﹐今年内要完成搬迁。滑坡体位于新城中心区﹐坡度28至30度﹐影响范围包括县残联﹑防疫站﹑法院﹑公安局﹑港务局等十多家单位及一所2000多人的学校﹐涉及一万多人。记者发稿时﹐当地已成立应急抢险机构﹐正对滑坡削坡减载﹐疏通排水﹐加紧地质勘察。

  三峡库区究竟有多少处滑坡﹖危害如何﹖我们将如何防治﹖事关三峡﹐事关长江﹐事关中国千秋大计﹐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被撕裂的开国元帅故居

  据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介绍﹐三峡自古多发地质灾害﹐现库区已发现2000多处崩塌滑坡体。去年底到今年2月﹐记者实地考察了三峡多处较大的滑坡。

  云阳五峰山—乘船过巫峡﹐能看到左岸一座青山从顶上撕开黄色的豁口﹐这是五峰山滑坡留下的痕迹。五峰山是云阳旧县城后山﹐目前还处在不稳定状态。云阳是半淹县﹐本不在搬迁范围。2001年1月17日和6月18日﹐山体两次滑坡﹐山石和土层凌空而下﹐冲断几十年生的树木﹐两间民房被毁﹐幸无人员伤亡。也多亏山林的保护﹐山下老城更多房屋幸免于难。地质工作者说﹕如果滑坡再次发生﹐失去了树木阻挡﹐居民密集区损失就大了。云阳县现在每天24小时巡逻﹐检查山体。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称﹐一到雨天﹐就有不少人心惊胆战﹑夜不能寐。现重庆已就云阳老城实施整体搬迁﹐向国务院专门请示。

  三峡库区开县赵家镇—这里是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的故乡。2月28日﹐记者看到﹐由于滑坡﹐刘帅故居已成危房﹐刘帅墓前青石浮雕花圈已从中间断裂﹐令人痛心。刘帅故居海拔176米﹐在半山腰﹐三峡蓄水就在故居脚下。故居坐南朝北﹐是一栋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普通农家三合院。刘帅1986年逝世后﹐部分骨灰遵照遗嘱葬于故居前﹐其子女在墓碑两旁种下黄桷树﹐今已枝繁叶茂。故居现已接待50万人次﹐多为中外军界人士和青年学子。1988年﹐这里开始出现滑坡﹐故居遭到破坏﹐近年态势更为严重﹐从墓碑到故居的山路上﹐原本整齐的青石堡坎已被撕裂﹐裂缝最宽处有5.5厘米。故居后的护坡是青石垒起的﹐裂缝最宽有10厘米。地质工作者介绍﹐近两个月故居后墙又拉出了0.5厘米的裂纹﹐证明滑坡仍在活动。云阳县民德小学—云阳新城有处废弃的云阳民德小学﹐去小学要经过一段全塌了的护坎。随行人员解释﹐垮塌是滑坡推动造成的。校舍墙壁上写着﹕校内危险﹗严禁入内﹗校园已成了乱石杂草的天下。两座相邻的4层新教学楼竟然在高空中“亲吻”在一起﹐墙上最大裂口达10厘米。教学楼后是6层的教工宿舍﹐据说﹐教师们集资建好后﹐一天都没住过。变形使得阳台塌损﹐房梁断裂﹐其状可怖。1998年出现滑坡后﹐学校在新县城四处租借教室﹐后来只能易地重建。

  青干河桥头滑坡—青干河大桥是秭归移民复建的大桥﹐也是三峡移民迁建单体投资最大的桥梁﹐总投资2700多万。1996年11月28日动工﹐1997年修南岸桥墩时﹐钻探下去几十米没有找到底﹐全是浮土﹐发现是滑坡体。大桥施工因此耽误了15个月﹐最终南岸桥墩移动了18米。与桥相连的是移民复建公路﹐同时受到了滑坡威胁。地质专家考察时痛心无比﹐如果选址时将路线避开这段滑坡体﹐何止省下千万﹗

  错建新城可能激活古滑坡

  为什么三峡有这么多的滑坡灾害﹖据专家介绍﹐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促进部分居民点建在相对稳定的滑坡体坪台上﹐从而构成了特殊的“三峡滑坡文化”。

  地质专家在三峡考察发现﹐只要地势平坦些的地方﹐多半有居民和城镇﹐而这些平地十之八九是古滑坡﹐如秭归老县城﹑新滩镇﹑云阳老县城﹑云安镇等等。在这些古滑坡上﹐人们繁衍生息﹐耕种收获。古代三峡人口少﹐没有大规模的开挖和高楼大厦的建设﹐所以虽然是建城在许多滑坡体上﹐人与自然倒能上千年相安无事。

  三峡的一些滑坡具有相当规律性﹐最明显的是秭归新滩﹐素有“500年一崩”之说。据《归州志》记载﹐宋天圣年间(1032年)﹐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滑坡﹐约492年后的明嘉靖二年(1524年)再滑﹐461年后的1985年发生了著名的新滩大滑坡。秭归老城历史上曾在江南﹐因为滑坡搬迁到江北。

  三峡库区究竟有多少处滑坡﹖

  现国土资源部查明此处滑坡有2490个。三峡库区按行政区划有区﹑县(自治县)﹑市20个﹐其中13个县城需搬迁﹐20个县境内全部发现滑坡。巫山﹑奉节﹑万州的主城区有近一半在滑坡体上。在涪陵市﹑长寿县﹑忠县﹑武隆的主城区也发现了滑坡﹐新迁建乡镇所在地的滑坡数量就更多一些。

  据了解﹐有些县市建新城时﹐没搞清楚地质状况就先行建设﹐结果把整个新城建在滑坡体上﹐如巴东就是一个典型﹐该城从1979年至1995年三次迁城选址﹐二建新城﹐浪费巨大。

  国土资源部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的徐开祥总工程师介绍﹐三峡库区环境容量有限﹐淹没城镇的搬迁规模较大﹐对环境索取多。部分新县城选址是历史上曾发生滑坡的地方﹐但建设者不完全知情﹐未能及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大刀阔斧地修路﹑建房﹑打深基础﹐修下水系统……破坏了滑坡的原有平衡﹐于是必然激活古滑坡﹐危及库区安全—这是无知造成的浪费与灾难。

  为了在新城建设中不致诱发崩塌滑坡﹐建设者可谓用心良苦。在云阳新城﹐我遇到了一群正在手工凿石的工人﹐他们所在的水电局工地在做护坡﹐5台钻机同时往山体内钻孔﹐进行铆固﹐需要切掉的多余山体﹐全靠工人一点点凿掉。一名张姓工人伸出双手﹐上面是层层血泡。他说﹕“不能放炮﹐震动对山体有影响。”在巫峡﹐一个个漂亮的新城就是这样艰辛打凿出来的。如此迁建规模﹐如此难度﹐算得上是人类建设的奇迹。(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红线的崩溃—三峡工程移民迁移线的错误和严重后果 (3/18/2002)    
  • 三峡大坝可能成为一个有毒的定时炸弹 (3/18/2002)    
  • 板新净水厂 集水区内流入油污 (3/16/2002)    
  • 三峡移民 30贪官回吐百万 (3/15/2002)    
  • 三峡工程拟上市解决资金短缺 (3/13/2002)    
  • 资金短缺的大陆三峡工程拟筹资于股市 (3/12/2002)    
  • “高峡出平湖” ——记哈佛“长江三峡”讲座 (3/10/2002)    
  • 三峡大坝可能成为一个有毒的定时炸弹 (3/9/2002)    
  • 三峡工程工地突发塌方 5名民工被活埋 (3/7/2002)    
  • 中国著名风景长江三峡告别游 (3/7/2002)    
  • 三峡库区发生滑坡险情 (3/5/2002)    
  • 舆论再批三峡工程逼退李鹏? 中共高层权力争斗白热化 (3/4/2002)    
  • 长江三峡将建水下博物馆 (2/22/2002)    
  • 三峡移民 已耗资387亿元 (2/13/2002)    
  • 南水北调--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环境灾难 (2/12/2002)    
  • 香港著名特技大师陈一言将驾驶汽车飞越长江三峡 (2/10/2002)    
  • 长江三峡两客船相撞二十一死伤无海外游客 (2/10/2002)    
  • 三峡两高速行驶的客船猛撞 21死伤 (2/10/2002)    
  • 三峡移民已投入两百八十七亿人民币 (2/5/2002)
  • 相关新闻
    三峡移民已投入两百八十七亿人民币
    三峡两高速行驶的客船猛撞 21死伤
    长江三峡两客船相撞二十一死伤无海外游客
    香港著名特技大师陈一言将驾驶汽车飞越长江三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