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是怎么看《大腕》的?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3日讯】1月30日的《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报道《大腕》。《华尔街日报》是财经类报纸,但美国的财经类报纸也有吃喝娱乐版面,也有从商业角度分析娱乐文化业的报道。《卧虎藏龙》在美获成功时,《华尔街日报》就有专文分析《卧虎藏龙》的市场促销方式如何是影片成功的一部分。

其中一个方法是找各界能影响舆论的人士来看这部电影,靠一种口碑相传的方式去传播电影,使得原来有可能对武打电影没兴趣的人都会去看电影。比如找有名的女性主义者来看这部电影.

女性戏份吃重,这跟传统好莱坞动作片中女性角色都是花瓶不一样,而且不但不是花瓶,还是拳脚了得的“侠女”,而这侠女的形象却是从一班人心目中最传统的东方来的,当然造成让人“脑筋急转弯”的效果。而且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的“剑”大打出手,用女性主义理论可有说头了。

中国市场是全球瞩目的对象,主要是那数字太触目惊心了,一个百分比就成了美国数字的百分百.

所以美国公司不管是鸡蛋碰石头还是怎样总不能放弃碰一下的努力。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全球化眼光的美国企业又都注重产品本地化,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等等,连在美国国内都讲族裔市场,所以国际化产品更注意“入境随俗”。《大腕》因为是第一部美国大公司投资的纯中国制作电影,又在中国破票房纪录,自然引起注意。投资《大腕》的是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制作公司,它的上属公司则是索尼,这些名字都很“大腕”,是经常要被《华尔街日报》分析的。

美国人好像比中国人更明白真正普及的中国大众娱乐还会是本土化产品,而非十足美式风格,比如那遭人骂但也有人爱的年复一年的新年晚会,就可以让人想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主流,谁是大腕。所以,美国公司并不一味幻想好莱坞电影完全占据中国,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也可以投资中国本土电影,让中国本土人才制作适合“国情”的产品,同时又可以拿到西方市场来放。这样,美国公司不用为“意识形态”之类的事情伤脑筋,又同时赚得了钞票。《卧虎藏龙》在美国卖座,在中国受讥讽的事实也早引起了美国媒体注意,所以他们这次找冯小刚,反映了其对中国市场的贴近了解。《大腕》是正规的商业运作,目的就是制作中国本土的票房电影,同时又到西方市场牛刀小试,看能否做出在中国和西方都能卖座的普通话电影。虽然在中国无论如何卖座其总收入无法跟美国电影在美国的收入相比,中国电影在西方的市场也不能说很大,但毕竟投资也小,所以做得好可说是风险低、不费力的买卖。另一方面则又帮助该公司在中国发行美国电影铺平道路。

因为影片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美方投资人现在关注西方市场。它要通过参加柏林电影节作为测试西方观众的试金石,柏林电影节后在美做正式发行。

美方现在担心的问题令人好笑,到目前为止,在西方比较为人所知的中国电影基本上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那种旧式东方情调,或者是武侠片。当代题材电影还是很小范围内的观众才会看到,比如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等。对美国人来说,看到中国电影也是讲商业大潮下的人性扭曲,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事情。我看到这种议论觉得有时是哭笑不得,事实上1994年我曾偶然在一个电影节为影片《北京你早》做采访翻译,德国女记者就使劲说这部电影跟我们看过的中国电影不一样,观众好像没有想像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跟我们很相近,把我烦得要命,而且知道那部电影对西方观众太“超前”了。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居然还听到如是议论。

回想在美国上映过的中国电影,当代题材的还真不多,基本都是很小规模的电影节内观赏,商业发行的很少。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好像都没有在美发行。现在倒是有王小帅那部柏林得奖的片子正在纽约小电影院里演着。中国的第五代正赶上80年代的文化寻根热,倒不一定是故意迎合西方,但却正赶上对了西方的口味,第四代和第六代就都没那么幸运。不过这部《大腕》可能代表着一个转折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腕》的确令人有话可说。为《大腕》做市场的哥伦比亚公司在市场促销上很有一套,《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录像带发行商的话说:“他们只要努了力,他们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大腕》在西方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小。

这是一个美国娱乐业和中国电影业都应好好分析的个案。不要动辄满腔民族主义愤懑地讨论中国的电影市场怎么要靠外国人来挽救,中国人的钱怎么让外国人赚之类之类,而是实事求是从商业、文化、娱乐、市场的角度去想个明白。

(三联生活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葛优友情客串冯小刚新片《天下无贼》
华语片失落柏林天堂 第52届柏林影展今天开幕
冯小刚关芝琳携"大腕"亮相柏林影展
每6名保安保护一名运动员--开幕式幕后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