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上万农民卖血维生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4日讯】据中时电子报四月四日报导,去年河南上蔡县邻近村庄爆出农民长年卖血而集体感染爱滋病,事实上,在大陆贫穷的农村里,卖血早就是部分农民谋生的手段之一。北京青年报三日又揭露,在甘肃、青海交界的天祝、乐都与民和等县,大约有一万多农民靠卖血维生。

据报导,甘肃天祝县东坪乡和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县的芦花乡、马营乡、马厂乡及北山乡等五个乡的农民中,约有一万左右的农民有卖血史或常年卖血,卖血所得收入是这些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当地农民卖血经常凌晨三点就要起床,步行四个小时到甘肃兰州市内的采血站;一般来说,早上七时三十分,采血站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抽血化验,大约三小时后,符合条件的农民开始抽血,一次抽六百CC,所得到的报酬是每人八十元人民币的营养补助费,中午还有一顿免费的稀饭馒头,此外,每人还能拿到八两白糖和二两茶叶。

青甘交界的农民自嘲:“早晨是洋、中午是芋、晚上是蛋,全天吃的是洋芋蛋(马铃薯)”,卖血五个乡的农民平均居住在海拔两千两百至两千七百米的山上,由于连年旱灾,马铃薯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当地农民主要口粮。

甘肃境内的东坪乡去年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六百二十元,青海境内的四个乡情况更糟,只有四百四十元左右的年人均纯收入,因此,除了少数有人在外打工的家庭和身体不适合卖血的农民外,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人常年卖血,有些人甚至卖血长达数十年,还有人快七十岁还卖血。

被青海及甘肃省界分割的乐都县芦花乡转花湾村有四十多户,其中三十五户在卖血,六十一岁的李守中是年龄最大的卖血人,他卖血已有十九年;今年一月,采血站不再买他的血,家里改由大儿媳妇“接班”卖血。老人说,他卖出的血“足足有两大水缸”。

转花湾村的陈邦顺则是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四年来,他总共给儿子六万三千五百元,至今还欠人一万多元,而这些钱八成是靠夫妇两人卖血得来,但是,已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去年十月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后,到现在音讯全无。

按规定,采血要有一定的间隔,但陈邦顺每次花十五元,委托被称作“血头”的中介人办假的“无偿献血证”,藉以密集地卖血,按照当地行情,四百CC的血液价格是一五○元到二四○元,血浆的价格则是八十元。

就连转花湾村村长赵万柱都靠卖血维生,他表示,不卖血怎么活,乡里一年给一百元的工资,除此之外,就是种土豆(马铃薯),这年年干旱,小麦没有收成,土豆也卖不了几个钱,只能去卖血了。

上述五个乡的卖血风气,除了穷之外,也与他们传统的观念有关,从六十年代起,当地的部分农民就偷偷到很远的县城里卖血,村里的农民看到依靠自己的身体还能养家,而且无需任何技术、投资就可以得到酬劳,几十年来,当地农民就形成了这种“以血养家”的意识,并且把这种观念传给下一代,就连当地的年轻人没钱喝酒都要到抽血站卖血换酒。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爱滋病丧生者将超过黑死病
凌锋:卖血--在中国是没有外资竞争的产业
英爱滋病毒感染人数将大增
越南计划仿制抗爱滋病药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